十日书斋九日扃,春晴何处不闲行。
瓶花落尽无人管,留得残枝叶自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书斋里,以春日景色为题材,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十日的九日,即春晴时节独自闲行。“十日书斋九日扃”,说明诗人在这十天里,一直闭门谢客,不与外人交往。这一句中的“十”“九”字也暗示了诗人闭门谢客的原因:因为“十日”正是清明节后第一个戊日(古代把天干和地支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叫做干支纪年),而“九日”则是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等习俗,因此诗人选择在这个日子闭门谢客,以避俗事。“春晴何处不闲行”则点明了诗人闲行的原因:春晴的日子哪里都显得那么宜人。这里用“春晴”来渲染环境,突出诗人心情的愉悦。
后两句写瓶花凋零无人管束,但残枝败叶依然能自生。“瓶花落尽无人管”句中的“管”意为“看管”,表明瓶花已经凋谢,无人过问。这里的“瓶花落尽”并不是指真正的花朵凋谢,而是比喻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留得残枝叶自生”这句则写出了诗人对生命的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尽管诗人内心孤独,但他仍然欣赏着残花败叶的生机勃勃,这种坚韧顽强的精神令人敬佩。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春天独自闲行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诗人还赞美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人感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