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柄潜移势可忧,朝纲未正况诸侯。
时人只咎轻分晋,不道东西已剖周。
【注释】威烈王:指春秋时晋国国君晋厉王姬万。大柄:指权柄,引申为权势。潜移:暗中移动。势可忧:形势令人担忧。朝纲未正况诸侯:国家政治不修明,而诸侯又各自拥兵自重。时人:当时的人们。轻分晋:轻视晋国的分裂(即三家分晋事)。东西已剖周:东周被西、北二戎所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中对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进行了描绘和评论。
诗的前两句“大柄潜移势可忧,朝纲未正况诸侯”描写了当时政治混乱的局面,暗示着国家的局势岌岌可危。”大柄”指的是权力,暗喻权势在悄悄转移,形势让人忧虑。”朝纲”则是指朝廷的纲纪,这里用来比喻国家的政治制度。”未正”表示没有端正,也就是政治上出了问题。”况诸侯”则是说,这种混乱的局面还蔓延到诸侯国,使得他们各自拥兵自重,形成了割据一方的局面。
第三句“时人只咎轻分晋”,指出当时的人们只关注晋国的分裂事件,却没有注意到更深层的政治问题。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认为人们过于专注于表面的现象,而没有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最后一句“不道东西已剖周”,则是对整个历史进程的总结。这里所说的”东周”,是指战国时期的东周王朝,而”西、北二戎”则是指后来的西戎和北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东周王朝被西、北二戎所灭,这是历史的必然结果。这里的”已剖”指的是已经分割、瓦解的过程,而”东西已剖周”则意味着整个周朝已经不复存在,这既是对过去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咏史来表达作者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看法和感慨。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分析,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动荡的根源,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