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器君司戒妄求,幸门一启国深忧。
请看三晋叨封后,便有田齐亦效尤。

【注释】

①安王:指唐代安禄山。安禄山原为营州(今辽宁朝阳)的都督,后来被封为东平郡王。天宝十四载(755年),他发动叛乱后称帝,国号燕。

②名器君司戒妄求:名器,即封爵和称号;司,掌管;戒,警惕;妄求,随意追求,这里指不要随意地追求名利地位。

③幸门:幸运之门,比喻有权势的人。

④三晋:《春秋》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2年)晋文公重耳在狄人的帮助下打败了强大的秦国,晋国由此开始强盛。晋文公的后代中,以赵、魏、韩三家最为强大,史称“三晋”。

⑤田齐:即战国时期的齐国,因地处山东而得此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安禄山的诗,安禄山是唐玄宗时起兵反对朝廷的叛将,后来自立为天子建燕国,史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作者在这首诗中对安禄山的行为给予了批评。

首句“名器君司戒妄求”说,皇帝的名号和官位是天下人所敬仰的,作为君主,应该谨慎小心地珍惜它,不要随意地去追求。这实际上是说,作为统治者不能贪图名利,要爱惜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诗人用“幸门一启国深忧”来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意思是说,如果幸运之神的门被打开了,那么国家就会有深深的忧虑。这里的“幸门”指的是安禄山,他的叛乱使得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

最后两句“请看三晋叨封后,便有田齐亦效尤”是在说,如果安禄山能够像三晋那样接受封赏的话,那么齐国也会效仿他的做法。这实际上是在暗示,安禄山的行为将会给其他诸侯割据势力以可乘之机。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安禄山的不满和担忧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以及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