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垣走避见难通,闾式君侯礼谩隆。
一点高风真可畏,解令敌国不兴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了全诗,把握了全诗的基本情感。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最后分析手法,并体会其效果。
“喻垣走避见难通”,喻指段干木,垣为地名,即段干木所居之邑;走避:躲避。见难通:表示对段木干敬重而不敢相见。这里说喻垣的百姓因段木干的贤德而远避他乡以避难,可见段木干在老百姓中的威信极高。
“闾式君侯礼谩隆”,闾式,春秋时鲁国人。这里说闾式是国君,但段木干却对他十分尊敬,礼遇甚高,甚至于有点过分。“谩”是“过”的意思,“君侯”即国君,是尊称。“谩隆”是说闾式对他过于尊重。
“一点高风真可畏”,一点:形容段木干的为人正直,廉洁自守。真可畏:真值得敬畏。这两句说虽然段木干只是一位普通士人,但他的正直与廉洁自守却使人感到可怕。这一句是全诗的核心句,是全诗主旨所在。
“解令敌国不兴戎”,解:使……解除,这里是“阻止”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段木干有足以制止战争发生的力量,使得敌国不会发动战争。这是对段木干人格魅力的高度赞誉。
【答案】
段干木喻垣走避见难通,闾式君侯礼谩隆。一点高风真可畏,解令敌国不兴戎。
赏析:
全诗四句,前两句赞其德行,第三句点明其为人特点,第四句赞其智谋。
这首诗通过赞美段干木的品德和才能来表现他能够消除战乱、实现天下和平的愿望和努力。
首联写喻垣百姓因为段木干的德行而躲避他,可见他的德行之崇高。
颔联写闾式虽为国君但对其非常恭敬,可见他的人品之高尚。
颈联写段木干虽为一介布衣却有足以制止战争发生的力量,可见他的智谋之大。
尾联写段木干有这样的能力就能实现天下和平,表达了作者对段木干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