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奉车音语易亲,朱奴立受再生恩。
淮阴元是公全活,末着何妨更一言。

【注释】

日奉车:指汉文帝。朱奴:张释之,字子房,汉文帝时任廷尉,因与丞相陈平争权被杀。

淮阴:今江苏淮安,是韩信的故乡。末着何妨更一言:末着,末了;何妨,不妨。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作者在元和五年(公元800年)任江州司马时所作。此诗借颂扬汉代名臣张释之的廉洁刚直,抒发诗人对朝廷政治清明的期望。

前两句说,汉文帝时,张释之担任廷尉,因为与丞相陈平争权被诛,而他的亲家、当时的皇帝宠臣朱买臣却得到赦免。“朱奴”即朱买臣,字翁子,会稽吴县(今属浙江)人。他早年贫穷潦倒,为人放牛,娶妻生儿育女。后来,他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汉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辞赋家。汉武帝时,他曾做过中谒者给事黄门,后迁至大司马大将军长史。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匈奴入侵北方边境,汉武帝派使者向匈奴求和,但匈奴却提出割让土地等苛刻条件。于是,汉武帝便命卫青为大将军,率兵出击匈奴,并让朱买臣随军行动。朱买臣虽身在军中,但他并不以功名利禄为念,而是关心民间疾苦。当时,老百姓生活贫困,许多人靠打柴为生,而朱买臣却经常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因此,当武帝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说:“我愿意做一个清白廉明的官员。”武帝听了很高兴,便任命朱买臣为会稽郡太守。

后两句说,张释之虽然已经去世,但朝廷应该重用像朱买臣这样的贤才。这里所说的末着,就是末了;何妨,就是不妨。末了,表示说话已到末尾;何妨,则表示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赞美张释之一生清廉刚直的节操和不屈于权势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朝政清明、政治开明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封建时代士人对于政治上有所作为的热切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