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百万肆凭陵,谁集渔阳上谷兵。
一剪妖氛河北定,中兴从此创基成。

【注释】

寇恂:东汉初年将领,颍川郡人。因功被封为颖阳侯。他为人谦和有礼,深得人心。曾率众平定过叛乱。

王郎百万肆凭陵:王郎: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在河北称帝,号“圣王”。倚仗其兵力强盛。

集渔阳上谷兵:收集了渔阳、上谷两郡的兵卒。

一剪妖氛:斩除奸佞。

妖氛:指乱臣贼子。

河北定,中兴从此创基成:指平定了北方地区的叛乱,开创了中兴之业,奠定了基业。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古讽今。诗人以史论今,以史喻今,借古人之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中赞扬了东汉名将寇恂的丰功伟绩。寇恂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功臣,官至征西大将军,后为颍阳侯。他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多次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公元25年(建武二年),王郎占据河北,自称“圣王”,拥兵百万,恃勇轻进。当时颍阳、上谷一带,是东汉王朝的根基所在。寇恂领兵征讨王郎,一路势如破竹。公元26年(建武三年),王郎败灭,河南地区又归朝廷所有。寇恂平定河北之后,又挥师东进,与光武帝会师于山东地区。从此开创了东汉的中兴局面。诗的前两句写王郎的骄横和寇恂的胜利。“王郎百万肆凭陵”,是说王郎凭借兵力强盛,肆意妄为。“谁集渔阳上谷兵”,是说是谁能够收编了渔阳、上谷的部队。这里既写出王郎的强大,也写出寇恂的英勇。第三句承上启下,点出寇恂平定河北之功,并引出下文对中兴之业的赞颂。“一剪妖氛河北定”中的“剪”字,形容寇恂用兵神速,如同一把利剑斩断了河北境内的奸佞势力。第四句则进一步赞美了这一伟大成就的意义。“中兴从此创基成”,意思是从这开始,国家就真正地恢复了元气,开创了基业。这一句不仅肯定了寇恂的功绩,而且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中兴的希望和信心。全诗以史事作比,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寇恂的生平事迹,歌颂了他的丰功伟绩。诗的结句更是发人深省,它不仅是对寇恂个人的颂扬,而且也是对整个汉朝复兴、中兴局面的歌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