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勇略已过人,况拥幽州突骑兵。
拉朽摧枯功盖世,可令纵掠损威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智谋勇略已过人,况拥幽州突骑兵”的意思是:智谋和勇略都超过了一般人,何况还拥有幽州的精锐骑兵。

译文:智谋和勇略都超过了一般人,何况还拥有幽州的精锐骑兵。

赏析:此诗赞扬了吴汉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突出表现了吴汉的军事才能和军事指挥艺术。首句以反问语气写吴汉的智谋和勇略。第二句紧承上文,指出吴汉不仅具有卓越的智谋,而且能率领幽州的精锐之师,勇猛善战。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既写出了吴汉的智勇双全,又突出了吴汉善于用兵的特点。

【答案】

吴汉(13~26岁),字子颜,东汉初年名将,原籍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因父功封为射阳侯,后徙封于阳夏,故又称阳夏侯。他少年时家贫,为人慷慨大方,好读书。曾从名师学习《左氏春秋》,通晓《孙子兵法》。初平三年(192)随刘岱、张杨起兵讨伐董卓,任偏将军,拜骑都尉。建安元年(196)随吕布归降曹操,拜中郎将。建安二年(197),随袁术进攻刘备于小沛(今徐州沛县东南),被曹公击败。次年,随曹操南征徐州,打败陶谦部将吕虔、徐盛等部,攻取彭城(今山东徐州市)、东海、下邳等地。建安五年(200),随曹操进攻袁尚于柳城(今河北昌黎西南),败尚军,斩尚,并收其众三万。建安六年(201)随曹操征乌桓,大胜而回。建安七年(202)随曹操进击袁绍残余势力公孙康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平定冀州。建安九年(204),随曹军进攻荆州刘表,在樊城之战中大破孙权、周瑜水军,占领襄阳。建安十三年(208)随曹操南下荆州,大胜于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建安二十四年(219)随曹操征讨汉中张鲁。建安二十五年(220)随曹操统一北方,迁镇东大将军。建安二十六年(221),随曹操去世,谥号武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