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扫风驱寇已平,雄心又向幕南庭。
君王自守苞桑戒,不侈边功纪汗青。

臧宫(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东山,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出仕后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被贬为安丘知县。后调任济南、兖州知府,再迁陕西右参议、河南按察使。天启四年(1624)升任山东按察使兼督登莱学道,不久因弹劾杨维垣而被削籍归乡。崇祯元年(1628)起用为兵科给事中,次年擢南京太仆卿,不久又因弹劾温体仁而罢官归居。五年(1632)起用为湖广参政,不久改任山西副使。八年(1635)擢山西右参议,九年(1636)转任大同兵备副使。十二年(1637)擢山西参政。十五年(1640)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大、山西,兼督保定诸镇军务,未行而遭变。十六年(1641)起任兵部右侍郎兼督京营戎政。十七年(1642)移任户部右侍郎兼督畿辅屯田军务,同年十二月辞归。十八年(1643)起任南京工部尚书兼管国子监祭酒,不久改任吏部尚书。

【注释】:

电扫风驱寇:比喻扫除奸邪小人。电扫:形容迅疾;风驱:比喻驱逐敌人。寇:指敌寇。

平:平定,这里指消灭或制服。

雄心:指豪壮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

幕南庭:指朝廷,表示自己的忠诚于朝廷。

苞桑戒:比喻国家的巩固和人民的力量。包:包容。桑:指桑榆,喻指晚景、暮年。

汗青:古人书写在竹简上时,由于竹简上的字迹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故称写在竹简上的文字为汗青。汗青也指史册,泛指历史、典籍。

赏析:

首联:“电扫风驱寇已平,雄心又向幕南庭。”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忠诚的态度,意在强调自己为朝廷效力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颔联:“君王自守苞桑戒,不侈边功纪汗青。”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稳定和个人修养的看法,他认为个人应该坚守国家的根基,不要追求个人的名利,同时他也反对夸大自己的功绩,以此来纪念历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态度,以及对个人修养的看法,同时也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