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君远韵众辟易,崖仙清致莫谁何。
二士共谈敦古谊,一夫独醉许高歌。
人疑桑下留何久,我喜锋前悟已多。
会见渔樵成保社,典衣先自买青蓑。
【诗句释义】
仲春,指春天。周氏馆中:即周府的宾馆。馆,古代官署招待宾客的地方。仲退,即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怡如,即王安礼,字希文,同为北宋著名文人。剧论:激烈的辩论。旬日:十天。返:返回。二君寄诗次韵,指王安礼寄诗给作者,作者用同样韵律回诗。二君:指王安礼和张方平(字方平)。次韵:按照原词的韵脚来填写新词。谢:感谢。
【译文】
番君远去的音容令人肃然起敬,崖仙的清高气度没有人能比得上。
你们两位共同讨论古代的友谊,我独自一人醉心于高歌。
人们怀疑他在这里停留了很长时间,我却很高兴在前方悟得了很多东西。
我们相见时渔樵成保社,典衣先自买青蓑。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友人仲淹、王安礼在周氏馆中相聚十日后,仲淹离去,王安礼写来的一首答诗。
开头四句,赞颂仲淹的远大志向和高雅的情趣。“番君远韵众辟易”,意谓仲淹的风度足以使那些庸俗浅薄的人望而生畏。“崖仙清致莫谁何”,意谓王安礼的才华横溢,超群拔俗,使人望尘莫及。这两句赞美了两位朋友的人品与才华。
接着四句写二人在周氏馆中的对话。两人谈论的内容主要是有关古人的友谊和道德行为。“二士共谈敦古谊”,赞扬他们谈论的都是关于古代的友情;“一夫独醉许高歌”,“许”是允许的意思,这里说王安礼一个人独自饮酒高歌,显示他胸怀坦荡。从这两句可以看出王安礼是一个豁达大度、不拘小节的人。
五、六句写二人的争论。“人疑桑下留何久”,意为众人认为他在这里停留了很久;“我喜锋前悟已多”,意为我高兴的是在此地领悟了许多道理,可见二人在讨论中彼此受益匪浅。
最后四句写离别的情景。“会见渔樵成保社”,意谓不久将见到他们一起在渔樵之间结交朋友,成为保社之人(古代的一种组织,由志同道合的人所组成);“典衣先自买青蓑”,意为准备回家时要先买一件青色的雨具,意谓自己要回去时也要像他们一样,过简朴的生活,不贪慕富贵。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叙事和抒情,通过对话形式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