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笔削晋东西,岂是王家父子痴。
可奈秋风吹破屋,谁怜夜月拣寒枝。
载书共羡知几早,怀土空惭见事迟。
欲理瘦筇寻五柳,摩挲方竹已成规。
【注释】
王子贤:唐代诗人。彭泽:今属江西,为唐时州名。
晋东西:指晋代的西阳郡(今湖南江永)。
王家父子痴:王羲之父子皆以书法著名,此处借指作者。
秋风吹破屋:秋风猛烈吹袭房屋,使屋子破旧。
谁怜夜月拣寒枝:月光下,树枝萧瑟,令人同情。
载书共羡知几早:读书人羡慕王羲之年少有为。知几,指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
怀土空惭见事迟:怀念家乡,觉得相见太晚。
五柳:东晋陶潜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后人称其宅为五柳先生宅,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瘦筇:指竹制的手杖。摩挲:抚摸。方竹:一种竹名,此指竹制的手杖。已形成规矩。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从题目看,此诗所写是王子贤的咏画之作。画面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狂风摧折破败的房屋,而月亮在夜空中皎洁如故,诗人不禁对这美好的自然景色产生感慨,同时,他也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不禁心生思念之情。
第一句“何人笔削晋东西”,意谓这幅图画是谁的作品?是晋代文人王羲之吗?王羲之父子皆以书法著名,这里用笔锋削去来形容他们的书画艺术,可见其精湛绝伦。然而,诗人却感叹道“岂是王家父子痴”,似乎在说王羲之父子虽然技艺高超,但并非真正的才华出众。这里的“王家父子”既指王羲之,又暗含其子王献之。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王家父子才华的质疑。
接下来两句“可奈秋风扫破屋”,则转而描写眼前的景象。秋风席卷而来,无情地将破旧的房屋吹得四分五裂,诗人对此感到无比痛心。“谁怜夜月拣寒枝”,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凄凉景象。诗人想象中的月夜,应该是宁静而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月光下,树枝萧瑟,显得格外冷清。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最后两句“载书共羡知几早,怀土空惭见事迟”,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与自责。他羡慕那些早早成名、功成名就的人,但又深感愧对于故乡,觉得自己未能及时归来,辜负了家人的期望。这里的“载书共羡”是指读书人渴望早成大器的愿望;而“怀土空惭见事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早日归乡的愧疚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秋天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王家父子才华的质疑、对秋风扫破房屋的痛心以及怀揣家乡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对这些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