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枚步骘建三亭,故显当时将相名。
遐想古人兴废事,乃知英杰此中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题干已经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所以首先按照这个要求来作答即可。另外注意“韩枚步骘建三亭”一句中“韩”是地名,“枚”是人名;“步骘”也是人名,此处为代称;“建三亭”是指韩、枚、步三位人物分别建立了三个亭子(韩亭、枚亭、步舣亭)。“遐想古人兴废事”一句中“遐想”是指遥想,即想象;“兴废事”指古代的事情;“乃知英杰此中生”一句中“英杰”是指杰出的人才,“此”指这里,“中生”指出生,即在这个地方诞生了杰出的人才。最后结合注释内容进行赏析即可。
【答案】
译文:韩枚、步骘分别建立了韩亭、枚亭、步舣亭。遥想古人兴废事,才知道英杰在这里诞生。
赏析:
首句交代了诗人游览的地方,淮阴县。韩枚、步骘分别建立了韩亭、枚亭、步舣亭。
第二句写诗人游览的目的。诗人远望淮河之滨,想到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都曾在这里建功立业,因而产生遐想。
第三句紧承“遐想”而来,点明了“遐想”的内容——遥想古人兴废事。
第四句是全诗的关键,它既是承接上文“遐想”的发端,又是下文“乃知英杰此中生”的原因。“乃知”二字表明诗人经过遐想之后,得出了一个新的认识,即在这个地方诞生了杰出的人才。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抒情为辅,夹叙夹议,寓情于景,言简意赅,含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