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石岐,鳞甲起深辙。
借问去来人,谁是骑鲸客。

觉溪八景·龙门春浪 宋·徐经孙

《觉溪八景》是宋代诗人徐经孙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有八首,每首描写一处自然景观。其中“龙门春浪”描绘了雷奔石壁间的壮观景象和瀑布泻泄在洞口的美景。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1. 逐句释义
  • 雷奔石壁间:描述雷声在石壁间回响,如同奔腾不息的水流。

  • 瀑泻洞门侧:瀑布从山洞旁边倾泻而下。

  • 蜿蜒乘洪涛:形容山势如巨龙般蜿蜒,随着洪水流动。

  • 变化莫可测:自然景观变幻莫测,难以捉摸。

  1. 译文注释
  • 雷奔石壁间:雷声在石壁上回荡,就像水流冲刷过石头一样。

  • 瀑泻洞门侧:瀑布从山洞的侧面倾泻而下。

  • 蜿蜒乘洪涛:山脉像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地沿着大河行进。

  • 变化莫可测:这些自然景观的变化无常,难以预测。

  1. 赏析
  • 生动描绘:徐经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雷声、瀑布、山脉等自然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画卷之中。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 意象深远:诗中的意象深远,通过对山川河流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1. 创作背景
  • 徐经孙(1192-1273),字仲立,初名子柔,丰城(今属江西)人。以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故号矩山。理宗宝庆二年 (1226)进士,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以忤贾似道,不逾月而罢,闲居十年。卒谥文惠。

  • 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1. 名家点评
  • 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价徐经孙的诗歌:“其为文章,清丽简劲,有晋宋风致。”这句话的意思是,徐经孙的诗歌清新秀丽,简洁有力,具有晋宋时期的风格特点。

  • 清代文学家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也对徐经孙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其诗高妙,真不可及。然亦多伤于纤弱,宜于放旷之境。”这句话的意思是,徐经孙的诗作高妙无比,但也有一些过于纤细柔弱之处,更适合在放旷的情境下欣赏。

觉溪八景·龙门春浪不仅展现了徐经孙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邃的艺术造诣,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