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瓮闲眠,先生窗下卧。夜偷绿醑饮,昼喜清风过。
人为清风快于酒,摆落烦襟洗尘垢。吾知醉寝胜闲睡,可以寄天真兮忘世累。
沟渎超江汉,幕席视天地。蝴蝶不知缘变化,黄粱未熟虚营利。
从来闲处得闲乐,何者功成与名遂。陇西夫子称世贤,世家自是酒中仙。
作亭占得松陵地,东坡名之为醉眠。醉复眠兮眠复醉,颐养邹轲浩然气。
贤人为浊圣人清,昏昏梦寐都忘形。花影满身犹未觉,竹风吹面不知醒。
忆昔乐天贪醉吟,吟哦未免劳其心。不如醉睡了无事,其乐陶陶得趣深。
我身走尘埃,羁鞅殊未息。有所思兮在高轩,欲往从之路艰塞。
无缘一榻同醉眠,空秃千毫挥醉笔。
醉眠亭
吏部瓮闲眠,先生窗下卧。夜偷绿醑饮,昼喜清风过。
人为清风快于酒,摆落烦襟洗尘垢。吾知醉寝胜闲睡,可以寄天真兮忘世累。
沟渎超江汉,幕席视天地。蝴蝶不知缘变化,黄粱未熟虚营利。
从来闲处得闲乐,何者功成与名遂。陇西夫子称世贤,世家自是酒中仙。
作亭占得松陵地,东坡名之为醉眠。醉复眠兮眠复醉,颐养邹轲浩然气。
贤人为浊圣人清,昏昏梦寐都忘形。花影满身犹未觉,竹风吹面不知醒。
忆昔乐天贪醉吟,吟哦未免劳其心。不如醉睡了无事,其乐陶陶得趣深。
我身走尘埃,羁鞅殊未息。有所思兮在高轩,欲往从之路艰塞。
无缘一榻同醉眠,空秃千毫挥醉笔。
【注释】
吏部:官署的通称。瓮:盛酒的瓦器。
窗下:指居室之内。
绿醑(xǔ):指美酒。
清风:喻正直的政治风气或高尚的情操。
摆落:摆脱,除去。
澄:澄清。
陶然、逸兴:形容心情愉快舒畅的样子。
沟渎:河流。超:越过。
幕席:指帐篷、席子。
蝴蝶:比喻官场上那些只知钻营投机的人。缘:因。变化:指仕途的变化、升迁。
黄粱:指梦中吃的美梦。
陇西夫子:指唐代大诗人元稹,字微之,洛阳人,曾任监察御史、同州刺史等职,有《元氏长庆集》。
松陵:地名,在今苏州市西南,苏轼曾作《松陵先生诗集序》。
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所以此处东坡即苏轼。
醉眠:饮酒后睡觉。
颐养:保养身体。
邹轲:战国时齐国人邹阳,曾作《狱中上梁王书》批评统治者。这里以“邹轲”比喻志士仁人。浩然气:正气凛然的样子。
无求于外,故不为名利所困。
高轩:指朝廷。
羁鞅:指束缚自己的东西。此指世俗的名利。
忘形:忘却自己的形貌。
花影:喻美女。
竹风:指清凉的山风。此句化用晋代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余与山巨源情好绸缪……常叹曰:‘人行于途多矣,各有相逢,何必非复见也?’山公曰:‘阮籍闻456之,乃有傲岸,独超于世,虽契神与道,焉识夫途之人?’余顾谓吴公:‘造几时当见此人耶?’山公笑而答曰:‘昨于草堂遇之。”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他写此诗时,已年近半百了。他在这首诗里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生活厌倦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吏部瓮闲眠,先生窗下卧”,写他白天在官署里闲着,夜里则到朋友家去喝酒。这两个动作看似矛盾,其实却反映了他内心的一种解脱和宁静,因为他知道官场的生活充满了虚伪和欺诈,只有像李白那样“抽刀断水水更流”的人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
颔联:“夜偷绿醑饮,昼喜清风过。”这两句诗描绘了他白天醉酒的情景。他白天喝的酒叫做“绿醑”,是一种美酒;而他醉酒后的神态则是“喜”。这一句诗不仅写出了他白天喝酒的情景,而且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一种蔑视态度。他认为官场生活就如同一场梦一样虚幻,而他自己则要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
颈联:“人为清风快于酒,摆落烦襟洗尘垢。”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他饮酒之后的感受。他认为喝酒虽然能让他暂时忘记烦恼,但这种忘记并不是真正的忘记,只是把心中的烦恼暂时放下而已。而真正能够让人忘却烦恼、获得精神解脱的方式却是“清风”。这句诗不仅写出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还表达了他追求自由、追求心灵的宁静的愿望。他认为只有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才能真正地摆脱世俗纷扰,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尾联:“贤人为浊圣人清,昏昏梦寐都忘形。”这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批判。他认为官场中的一些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清高,但实际上却很浑浊;他们虽然表面看起来很聪明,但实际上却很愚蠢。这是因为他们被名利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最后两句诗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恶之情。他认为只有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才能真正地摆脱世俗纷扰,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厌倦,又表达了他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