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高山势已空,地开岩窦巧玲珑。
卷成璆屋垂琼佩,擘破苍崖漱玉虹。
云气拥时来座上,尘埃飞不到亭中。
品题自有元郎句,我辈聊书一笑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阳华岩创作的一首五律。下面是对每一联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联:“天作高山势已空,地开岩窦巧玲珑。”
- 注释:“天然形成的高山已经变得空旷,大地裂开的洞穴精巧玲珑。”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阳华岩的自然景观,突出其自然形成的高大雄伟以及岩石的精致美丽。这里的“天作”和“地开”分别指的是自然界的造化和人工开凿的痕迹。
第二联:“卷成璆屋垂琼佩,擘破苍崖漱玉虹。”
- 注释:“卷起时仿佛成了美玉镶嵌的宫室,切开时像漱洗过一样清澈如玉的彩虹。”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阳华岩奇观美景的赞美之情。”璆屋”和”琼佩”都是贵重的美玉饰品,用来形容山岩之形似宫殿般华丽;”苍崖”则形容岩石的质感如同苍龙蜿蜒。
第三联:“云气拥时来座上,尘埃飞不到亭中。”
- 注释:“云雾缭绕时,仿佛有云气围绕我的座位;尘埃飞扬,却不会落在亭子里。”
- 赏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阳华岩周围环境的独特魅力,云雾环绕象征着神秘与高远,而没有尘埃落入亭中则是对洁净之美的一种赞叹。
第四联:“品题自有元郎句,我辈聊书一笑同。”
- 注释:“品评诗句自有王维的佳作,我们这些俗人只是笑谈一乐,共同分享。”
- 赏析:最后这两句表明诗人李白虽然自认为文思不如王维,但却以轻松的态度参与到对美景的赏析之中,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个性。
整首诗通过对阳华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李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自然景观转化为诗歌中的美好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