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蒲骚举高趾,边情转眼又千回。
吴房小败宁非计,防后飞军雪里来。
《书事七首》是宋朝诗人时少章的作品之一,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 莫为蒲骚举高趾:
- 这句诗意味着不要因为个人的荣耀而做出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蒲骚”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情境,”举高趾”则形容了那种自以为是的态度。这句话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不要自大。
- “边情转眼又千回”:这里的“边情”可能指的是边疆的战况或国家的安危。“转眼”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而“千回”强调了这种变化的频繁和迅速。整句诗表达了对边境紧张局势的关注和担忧。
- 吴房小败宁非计:
- 这句诗反映了对历史上某次失败战役的深刻反思。”吴房”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与历史事件相关的人物或地点。”小败”指的是小规模的失败,”宁非计”则是在问这样的失败是否有什么策略上的失误或错误。这句话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 “防后飞军雪里来”:这句诗描述了一种防御姿态,可能是为了预防敌人突然的袭击。”防后”表示防备后方,”飞军”形容速度快、行动突然的军队,”雪里来”则暗示了这种袭击是在严寒中进行的,增加了攻击的难度和危险性。这句话表达了对敌人突袭的恐惧和应对的准备。
- 赏析:
-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怀。通过对比历史中的小规模失败和当前的军事准备,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高度关注。同时,诗句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特点和复杂性,以及人们在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
- 诗歌中的“边情转眼又千回”和“防后飞军雪里来”等句子,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展示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爱国情怀。
《书事七首》不仅是一首反映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深切关怀的方式。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展现了其深邃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学艺术成就,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