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溪桥梵宇新,那知陌上涨红尘。
老僧苦要题名姓,不道林泉皆故人。

【注释】

过:经过。三绝:指《留别》、《送孟郊》和《赠崔纯亮》。拉(lá)舍弟:指李商隐兄弟中的李商隐。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是作者在赴任梓州期间,经庄严寺而作的。

“十里溪桥梵宇新”,首联点出时间、地点和环境,为全诗定下了宁静肃穆的基调。夏日,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诗人漫步在通往寺庙的十里溪边的小路上,远远望去,一座座新建的佛教建筑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颔联“那知陌上红尘涨,老僧苦要题名姓”,诗人来到郊外,发现原来这里早已人烟稠密。那些行人都骑着马,赶着牛,带着孩子,穿街过巷,尘土飞扬,喧嚣不已,这不禁使诗人感叹道:想不到这郊外竟如此热闹!而在这喧哗之中,有一位老僧却坚持要给路过的人留下自己的名姓。诗人对此感到惊讶不解,便问起其中原因。原来这位老僧认为人们都是来求佛拜祖的,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应该把名字记下来。这样,后人就可以找到他,向他学习佛法,以求得心灵上的解脱。诗人听后,觉得老僧的想法很有道理,便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议。

颈联“不道林泉皆故人,莫将山水换江海”,诗人与老僧相谈甚欢,他们谈论起人生哲理来。老僧说:“我虽然隐居山林,但这里的山水景色并不比别处逊色。而且,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听后十分高兴,便决定不再去江海之间寻找什么神仙了。

尾联“何当更上一层楼,回首蓬莱是梦中”,诗人与老僧畅谈了许久,直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诗人在临行前向老僧表示了感谢之情,并祝愿他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老僧也回赠给诗人一首诗,作为离别的礼物。这首诗的大意是: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时光,不断努力进取,不要等到将来回首往事时才追悔莫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