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梅艳似何人,不画蛾眉色自真。
冷寄北风淮上雪,暖思南国岭头春。
莫嗔俗眼偏相弃,若比夭桃太不匀。
我共参军同所好,折来酣笑插乌巾。

【注释】

君看梅艳似何人,不画蛾眉色自真:君看梅花艳丽得和什么样的人相比呢?它不画上眉毛颜色就自自然然地显得那么美丽。

冷寄北风淮上雪,暖思南国岭头春:寒冷的北风吹来,把淮河上的积雪都吹散了,温暖地想到南方的春天。

莫嗔俗眼偏相弃,若比夭桃太不匀:不要嫌弃庸俗的眼睛偏爱那些娇艳的桃子,如果拿它们与梅花比起来就会显得不够完美。

我共参军同所好,折来酣笑插乌巾:我和参军都喜欢梅花,一起折下梅花来畅快地开怀大笑,把墨黑的头巾插在头上。

【赏析】

宋·王安石《和范君锡观梅》:“君看梅艳似何人,不画蛾眉色自真。冷寄北风淮上雪,暖思南国岭头春。莫嗔俗眼偏相弃,若比夭桃太不匀。我共参军同所好,折来酣笑插乌巾。”

此诗是王安石与友人范君锡同游梅园赏梅时作的七言绝句组诗。诗人以梅花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范君锡观梅》是王安石晚年寓居金陵时期的作品。

首联“君看梅艳似何人,不画蛾眉色自真”,诗人以梅花比喻自己的志向和情操。诗人认为梅的美貌并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它的内在美。这既是对梅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品质的自诩。诗人通过对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清高脱俗的品质。

颔联“冷寄北风淮上雪,暖思南国岭头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梅的喜爱之情。诗人将梅比作了不畏严寒、傲立雪中的松树,又将其比作了在春风中绽放的桃花,既表现了梅的高洁,又表现了人的高远。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北国的寒梅与南国的春桃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梅的独特魅力。

颈联“莫嗔俗眼偏相弃,若比夭桃太不匀”则是诗人对世俗眼光的一种讽刺。诗人指出,虽然世人往往喜欢鲜艳娇媚的花朵,但真正值得珍惜的是那些虽不艳丽却充满生机的花朵。因此,诗人呼吁人们要欣赏梅这种独特的美。

尾联“我共参军同所好,折来酣笑插乌巾”则是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梅花的情景。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梅花,不仅感受到了梅花的美丽,更体会到了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快乐。诗人用墨黑的头巾插在头上,形象地描绘了他那豪放不羁的性格。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诗人对它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格的自信以及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一顾。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梅花与其他花卉进行了比较,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此外,诗人还通过饮酒赏花的场景,展现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