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郎酝藉本仙材,适自王家池上回。
杨柳风前红蜡炬,芙蓉香畔白髯腮。
便摇健笔挥诗稿,仍替衰翁倒酒罍。
说与泗州倪发句,梦随淮水向东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所作。李嘉佑(714年-780年),字方域,济州东阿人(今属山东省菏泽市)。唐代中期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注释:

  • 庾郎:即李嘉佑。
  • 仙材:指神仙的资质或材料。
  • 王家池上:指王氏家族的池塘边。
  • 风前:形容风吹得很厉害,烛焰摇曳不定。
  • 红蜡炬:点燃了的蜡烛。
  • 香畔:形容香气飘散的地方。
  • 髯腮:胡须。
  • 健笔:强有力的笔。
  • 衰翁:年老的读书人。
  • 倒酒罍:将酒倒入杯中。
  • 泗州: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境内。
  • 倪发句:给倪发写信。
  • 梦随淮水向东来:比喻自己的命运如淮水向东流去,没有归宿。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庾郎酝藉本仙材,适自王家池上回”,描绘了一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人,他原本就具有非凡的才华和气质。这暗示了作者自己也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但在这里,他似乎只是借用了别人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杨柳风前红蜡炬,芙蓉香畔白髯腮”两句,通过描写杨柳和芙蓉,以及红烛和白髯,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这里的“红蜡炬”和“白髯腮”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象和情感色彩。

第三句“便摇健笔挥诗稿,仍替衰翁倒酒罍”,则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不仅能够挥毫泼墨,写出优美的诗篇,而且还能够为朋友倒酒,表现出他的慷慨和热情。

最后两句“说与泗州倪发句,梦随淮水向东来”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这里的“泗州倪发”指的是另一位诗人或友人,而“梦随淮水向东来”则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就像淮水一样,无法逆转,只能顺其自然地向前发展。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和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命运的思考。它既表现了作者的才华和热情,又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