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臣所统在燕南,事事如窥指掌闲。
仗钺精神堪破虏,扼吭形势正当关。
十洲部分连沧海,一道军声过黑山。
文武非徒尹吉甫,前时方叔已平蛮。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帅臣所统在燕南,事事如窥指掌闲。”
  • “帅臣”指的是地方长官。
  • “燕南”指燕地,泛指北方地区。
  • 整句表达了地方长官管辖的地域广泛且事务繁多。
  • “事事如窥指掌闲”形容事情多而琐碎,如同看手指一样轻松自如。
  1. “仗钺精神堪破虏,扼吭形势正当关。”
  • “仗钺精神”指使用兵权时的精神风貌。
  • “破虏”意味着击败敌人。
  • “扼吭形势正当关”形容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控制或防御。
  • 此两句强调了军事指挥者的勇气和地理优势。
  1. “十洲部分连沧海,一道军声过黑山。”
  • “十洲”指神话中的十个岛国,这里比喻广阔的区域。
  • “沧海”指大海,常用来形容辽阔的水域。
  • “一道军声过黑山”形容军队声势浩大,能够跨越重山。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军事行动图景。
  1. “文武非徒尹吉甫,前时方叔已平蛮。”
  • “文武”泛指文官和武将。
  • “尹吉甫”是周朝的一位著名大臣,这里用来象征文武双全。
  • “方叔”是周朝的一位名将,也是尹吉甫的同僚。
  • 此句表明作者认为对方拥有类似尹吉甫和方叔这样的文武人才。

注释:

  • 帅臣所统在燕南:地方长官管辖的地域在北方向的地区,即燕地。
  • 事事如窥指掌闲:形容处理事务轻松自如,如同看手指一样简单。
  • 仗钺精神:指持有兵权时的勇敢和果敢。
  • 破虏:击败敌人。
  • 扼吭形势:地势险要,有利于防守或攻击。
  • 十洲:指神话传说中的十个岛屿。
  • 沧海:大海,此处用来形容辽远的水域。
  • 一道军声过黑山:形容军队行动声势浩大,能够越过高山。
  • 文武非徒尹吉甫:指那些既有文化又擅长武事的人才,如尹吉甫和方叔。
  • 前时方叔:周朝的名将方叔。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赞扬地方长官的军事才能和勇气的颂词。诗人通过具体的景象和意象来表达对地方长官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地形、军力、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英勇善战的地方长官的形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既表现了对地方长官的尊敬和信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军事将领的重视和支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