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箔珊珊挂玉钩,金梯轧轧倚红楼。
桂摇团影上层汉,桐坠疏阴才半秋。
万顷玉田和露白,一环瑶水带霜流。
何人独向绣帏泣,烛泪淋漓香篆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中秋月”
  • 描述中秋节的景象,月亮高悬,照亮了夜空。
  1. “珠箔珊珊挂玉钩”
  • 形容挂在窗户上的珠帘像玉钩一样闪闪发光。这里的“珊珊”和“玉钩”都是用来形容珠帘的美丽光泽和形状。
  1. “金梯轧轧倚红楼”
  • 描述一座金色的梯子靠在红色的楼上。这里的“金梯”和“红楼”都是用来形容楼阁的颜色和材质。
  1. “桂摇团影上层汉”
  • 描绘桂花树的影子映照在天空中,仿佛在摇晃。这里的“桂摇”和“层汉”都是用来形容桂花树和天空的美丽景象。
  1. “桐坠疏阴才半秋”
  • 描述桐树的叶子从树上落下,形成一条条稀疏的阴影。这里的“桐坠”和“半秋”都是用来形容桐树和秋天的美丽景象。
  1. “万顷玉田和露白”
  • 描写一片广阔的稻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这里的“万顷玉田”和“和露白”都是用来形容稻田的美丽景象。
  1. “一环瑶水带霜流”
  • 形容一条清澈的溪流像一串美丽的珍珠,带着霜气流淌。这里的“一环瑶水”和“带霜流”都是用来形容溪水的形态和质感。
  1. “何人独向绣帏泣”
  • 描写一个孤独的人独自对着华丽的帷帐哭泣。这里的“绣帏”和“泣”都是用来形容人物的动作和情感状态。
  1. “烛泪淋漓香篆幽”
  • 描述蜡烛燃烧后滴落的泪和香烟缭绕的幽香。这里的“烛泪淋漓”和“香篆幽”都是用来形容蜡烛和香烟的美丽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中秋节夜晚的美丽景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光影、自然元素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想象的画面。同时,诗中的景物变化和情感流露也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间情愫的表达,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