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家宾客正寻山,刘子藏身尽日闲。
忽为著书惊晚节,更因把菊觉衰颜。
白衣来缓思沽酒,绣岭登高梦入关。
最好莲华峰上路,藤条葛蔓手齐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名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一句:桓家宾客正寻山,刘子藏身尽日闲。
译文:桓家的客人正在寻找山野,刘子则躲藏起来,整天无所事事。
注释:桓家,指桓温家族;宾客,可能是指文人雅士;山野,泛指山林野外;刘子,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或者朋友刘子。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风景如画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满。
第二句:忽为著书惊晚节,更因把菊觉衰颜。
译文:突然发现写文章会惊扰自己的晚节,更因为拿着菊花而觉得衰老的脸面暴露无遗。
注释:著书,指写文章或著述;晚节,指晚年的操守或品行;把菊,指采摘菊花。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写作时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名誉和形象,以及在采摘菊花时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
第三句:白衣来缓思沽酒,绣岭登高梦入关。
译文:有白衣人来买酒,我登上山顶梦游长安。
注释:白衣人,可能是指卖酒的人;沽酒,指买酒喝;绣岭,指美丽的山峰;梦入关,指梦境中进入长安城。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山上饮酒、赏景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长安的憧憬和向往。
第四句:最好莲华峰上路,藤条葛蔓手齐攀。
译文:最好在莲华峰的路上攀登,藤条纠缠葛蔓,手拉手一起向上爬。
注释:莲华峰,可能是指莲花峰;上路,指登山的路;藤条、葛蔓,都是用来攀爬的植物;手齐攀,指用手一起攀爬。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挑战的渴望。
这首诗以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活动,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生活情趣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