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我是太平仙,歌罢浮云笑暮烟。
更倚玉楼吟乐府,断虹消尽月明天。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太平仙:指诗人自己。太平,平安无事;仙,仙人。我本是一个太平的仙人,现在却唱起歌来,好像在笑浮云和暮烟一样。
浮云笑暮烟:浮云飘荡,好似笑看烟雾般。
更倚玉楼吟乐府:又倚着玉楼吟咏《乐府》。乐府,古代一种诗歌体裁,多用来歌唱民间生活,抒发情感等。
断虹消尽月明天:残断的彩虹消失在天空中,明亮的月光照亮大地,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明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其诗作的标题。诗人以“太平仙”自居,表明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平和安宁,没有战争、动乱、纷争等纷扰之忧。他唱歌,仿佛在对浮云、暮烟等自然现象进行描绘,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自己的情感状态,“更倚玉楼吟乐府”,说明他在吟咏《乐府》的同时,还倚着玉楼欣赏风景。这种情景描绘不仅增加了诗作的意境,也使得诗歌更具有一种诗意和艺术魅力。
最后一句“断虹消尽月明天”,则是诗人对整个画面的升华。这里的“断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而“月明天”则代表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宁静,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