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已难有,双株岂易培。
东风三月后,浓艳一时开。
种是鸳鸯骨,根非玳瑁胎。
英英万千数,滴滴四三枚。
恐淡添猩血,矜香弃麝煤。
鲛绡翡翠眼,宝钿珊瑚杯。
绛节朝真去,丹砂驻貌回。
童妆两株色,花格一仙才。
自得骖鸾侣,何烦跨凤台。
明珠留汉水,碧洞寄天台。
对举霓裳步,高铺绣被堆。
超如御烟雾,势欲摆尘埃。
冶艳皆泥滓,卑枝亦草莱。
好临湘水照,莫近宋家栽。
汉殿昭阳宠,唐家学士才。
浴终兰液溅,帖就茜罗裁。
惜粉轻匀面,偷霞试点腮。
急窥鸾鉴了,齐报玉人来。
不是沾红雪,仍非污落梅。
啼痕才仿佛,伫立各徘徊。
真态有如此,深情安在哉。
歌阑都不语,舞困可堪推。
淡若疑相犯,烘然笑自媒。
画眉郎忽误,挟弹客应猜。
洒绛谁先戏,挥朱亦共陪。
差肩奉青帝,联袂踏苍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双树海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
独树已难有,双株岂易培。
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独立生长的树木难以培育成双株的感慨。
东风三月后,浓艳一时开。
第三四句描绘了春天来临之后,海棠树绽放的美景。
种是鸳鸯骨,根非玳瑁胎。
五六句说明了海棠树的生长环境和其与凤凰的关联。
英英万千数,滴滴四三枚。
接下来描述了海棠树繁花似锦的景象,花朵数量众多。
恐淡添猩血,矜香弃麝煤。
八句提到了海棠花的颜色和香味,以及与红色、香气的对比。
鲛绡翡翠眼,宝钿珊瑚杯。
九句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及其在器皿中的装点。
绛节朝真去,丹砂驻貌回。
十一句体现了海棠花在道教中的象征意义。
童妆两株色,花格一仙才。
十二句形容海棠树的形态和美丽如同仙人一般。
自得骖鸾侣,何烦跨凤台。
十四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不需要依靠华丽的舞台和装饰。
明珠留汉水,碧洞寄天台。
十五六两句展现了海棠花被人们珍视,象征着富贵和地位。
对举霓裳步,高铺绣被堆。
十七八句描绘了海棠花在宴会上的装饰和氛围。
超如御烟雾,势欲摆尘埃。
十九句比喻海棠花的美丽足以超越云雾和尘埃。
冶艳皆泥滓,卑枝亦草莱。
二十句指出即便是普通的草木也有着美丽的一面。
好临湘水照,莫近宋家栽。
二十一二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不希望人工修剪。
汉殿昭阳宠,唐家学士才。
二十二三句提到了海棠花在古代皇宫中的应用。
浴终兰液溅,帖就茜罗裁。
二十五句描绘了海棠花在制作过程中的细节。
惜粉轻匀面,偷霞试点腮。
二十六七八句描述了海棠花在化妆时的用途和作用。
急窥鸾鉴了,齐报玉人来。
二十九到三十句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
不是沾红雪,仍非污落梅。
三十一到三句强调了海棠花的美丽并不依赖外在的装饰,而是内在的自然之美。
啼痕才仿佛,伫立各徘徊。
三十二句表达了海棠花的凋谢给人带来的哀愁和不舍。
真态有如此,深情安在哉。
三十三到三十八句抒发了作者对海棠花深情厚意的赞美。
歌阑都不语,舞困可堪推。
四十到四十五句描绘了人们在欣赏海棠花时的情景,以及海棠花带来的欢乐。
淡若疑相犯,烘然笑自媒。
四十六句表达了海棠花的美丽虽然淡雅,但足以让人忘却其他纷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海棠花与其他事物进行联系,展现了海棠花的独特之处。同时,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