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
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
注释:织女并不是不珍惜她那件罗衣,只是月出霜降的时候,她也不停下来纺纱。
织成的衣服还没来得及穿戴,就被她卖掉了,用来换得白丝。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诗作。诗人借织女的形象,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全诗用典贴切,含蓄蕴藉。
首句“此身非不爱罗衣”,写织女对罗衣的喜爱。罗衣,指丝绸制成的衣服。这两句说,我非常爱惜自己的罗衣,但是月亮出来了,霜气也来了,我还是不肯停下手中的活儿。这两句中“此身”指“我”。这里运用拟人手法。“罗衣”即“罗裳”。“罗裳”,指以丝织品为面儿做成的裙子,这里泛指丝绸做的衣裳。
次句“月晓霜寒不下机”,写织女因霜露寒冷而不肯停杼。前一句是说她爱惜自己的罗衣,后一句则是说因为霜露寒冷才不肯停下手中的事情。这两句中“下机”,指停止手头的工作,放下机器。这两句用了一个转折,由前面的爱惜罗衣转到后面的不愿停杼。
最后两句“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写织女织成了衣服却没有穿而卖掉它,用来换来了丝线。这两句中“著”,指穿上。“罗成”,指丝绸做成的衣服。“素丝”,指白色蚕丝。这两句是说,我织成的衣服还没有来得及穿就卖给别人了,用来换取丝线。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织女勤劳、朴素、质朴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于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