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此道春来迟,山中积雪埋狐狸。
黄河三月冰正合,朔风凛凛吹人衣。
吁嗟客路正寒苦,数千里外将何为。
答云此去非徒尔,有如羽翼投高枝。
主人之贤闻天下,出门舍此将安之。
嗟予赠此复何说,少年养取胸中奇。
古人之学不可废,丈夫之操不可移。
江淮之上亲且老,临行须约将归时。
边城吹角客心乱,此时应望东南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张君河朔之行》。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译文:
曾经听说过春天来到时黄河上冰层已合,山中的积雪覆盖了小狐狸。
黄河三月的河水结成了厚厚的冰层,北方刺骨的寒风让人瑟瑟发抖。
叹息客路正寒,数千里外将去哪里呢?
回答说此去非徒然,如同鸟儿展翅投向高枝。
主人的贤明闻名天下,出门离开这里将怎么办?
唉!赠送给你什么话好,少年时候培养出的奇才。
古人的学习不可废,丈夫的志节不可移。
江淮之地你亲眷又老,临行之时须约定何时回还。
边城号角响起让客心纷乱,那时你该望南方飞向故乡。
注释:
- 尝闻(曾听说过): 表示过去的经历或听闻过的事情,这里指对黄河春天到来的观察与体验。
- 此道(这里的规律或者方法):指的是春天到来的时间规律。
- 春来迟(春天到来得比较晚):比喻春天来得缓慢。
- 山中积雪埋狐狸(山上的雪把小狐狸盖住了):形容冬天景色。
- 黄河三月冰正合(黄河在三月份的河水已经结成了厚冰):描绘了冬季寒冷的景象。
- 朔风凛凛吹人衣(北方的冷风刺骨地吹在身上):形容北风的猛烈。
- 吁嗟客路正寒苦(感叹旅途上的艰辛):表达对旅途辛苦的感慨。
- 数千里外将何为(几千里的路程之外要做什么):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
- 答云此去非徒尔(回答说这次出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意味着此行有更深刻的意义。
- 有如羽翼投高枝(像鸟展翅飞向更高的树枝):比喻有了更好的机会或目标。
- 主人之贤闻天下(主人的贤能名声遍布天下):说明主人的声誉很高。
- 出门舍此将安之(离开这个家将去哪里呢):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迷茫。
- 嗟予赠此复何说(叹自己送别的话语有何意义):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哀伤。
- 少年养取胸中奇(年轻时就培养出非凡的才能):暗示了年轻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 古人之学不可废(古人的学习不应废弃):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丈夫之操不可移(丈夫的节操不应动摇):表明坚守原则和道德的重要性。
- 江淮之上亲且老(江淮地区你的父母年事已高):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关怀。
- 临行须约将归时(临行前要约定何时返回家乡):体现了对亲情的重视。
- 边城吹角客心乱(边远的城镇吹响号角让客人们心神不安):反映了旅途中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 此时应望东南飞(那时应该望着东南方向飞去):象征着希望和向往。
赏析:
这首《送别》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对朋友远行时的不舍之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尝闻此道春来迟”便透露出对春天到来时间的感慨,而接下来的内容则是对友人此次行程的详细描述和情感寄托。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别离画面,既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也传达了对远方的无限期许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