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物可寄情,是物可寄声。不须使黄犬,延州歧路远。
莫怪不登淮上楼,只为淮水不西流。直待衔芦雁却回,其时随到天尽头。

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译文:

你的东西可以寄托我的情绪和声音,不必让黄犬在延州岔路远地等待。不要怪我不到淮上楼去登高眺望,只是因为淮水不能向西流去。等到衔着芦花的大雁飞回来时,那时我也会随它们一起到达天尽头。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是物可寄情,是物可寄声”,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诗人通过“是物”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暗示了友情的长久。这里的“物”既可以理解为具体的物件,也可以理解为抽象的情感或思绪。

第二句“不须使黄犬,延州歧路远”,则是对第一句的具体化。诗人没有让黄犬在前面引路,而是选择了自己走这条路,因为他知道延州的小路虽然遥远,但他并不感到孤单和害怕。这里体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第三四句“莫怪不登淮上楼,只为淮水不西流。直待衔芦雁却回,其时随到天尽头。”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展开。诗人并没有因为无法登高而感到遗憾,反而更加珍惜这次相遇的机会。他希望大雁能够带着他的思念飞回故乡,那时他会与大雁一起飞向天尽头。这里的“直待”、“其时”等词语,都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痛苦。通过送别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他对友情、亲情和爱情的重视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