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巴陵后北风猛,洞庭水白湘波冷。
江头风猛霜霰多,竹节老硬竹梢紧。
此时谁为湘江行,其人有道直而清。
宜其所至无冤情,蛟龙不复侵屈平。
【注释】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指洞庭湖,古时以洞庭为天下名湖。北风:指寒风。湘波:湘水波澜。竹节:竹子的茎干,此处比喻人的节操。屈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因遭排挤而投江自尽。蛟龙: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物。
【译文】
经过巴陵后北风吹来更猛烈,洞庭湖上水白浪静湘水波冷。
江头寒风凛冽霜雪纷飞多,竹子坚韧挺拔梢端紧。
这时谁在湘江边行走啊,这人有道义直率又清高。
他到什么地方都能无冤情,蛟龙再也不敢侵扰屈夫子。
【赏析】
此诗首句“过巴陵后北风猛”,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洞庭水白湘波冷”描写了湘水之景,写出了冬日湘水之景。“竹节老硬竹梢紧”,用竹比人,写出了人在严寒中的不屈意志。第二联:“此时谁为湘江行,其人有道直而清。”写此时有一个人正在湘江边行走,这个人为人正直,品格高尚。第三联:“宜其所至无冤情,蛟龙不复侵屈平。”说此人走到哪里都没有冤屈,蛟龙也不再去侵犯屈原。这两句话是全诗的核心,表明此人正直无私,所以没有冤屈;他的正直品质感动了蛟龙,使它不敢再害屈原。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正直者的赞扬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