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可沥,头璧可碎。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
生亦可贵,死亦可贵。
死而有子,时方三岁。
死中得活,此乃天意。
使世其家,世为忠义。
子子孙孙,永不失坠。
我为此诗,激励万世。

【注释】

肝胆——比喻忠诚和义气,可指忠心和义气;头璧——指头破流血,形容忠贞不屈。

由是——因此,所以;生贵——活着有价值,活着值得;死贵——死了也值得;子子孙孙——后代子孙;失坠——失去地位。

【赏析】

此诗写一个忠臣为国捐躯的故事,歌颂了忠贞不屈的精神。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首句“肝胆可沥,头璧可碎”表现了忠臣的坚贞不屈。诗人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臣的崇敬之情。次句“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则进一步强调了忠臣为国家、为民族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为了正义事业而奋斗,永远保持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第三句“生亦可贵,死亦可贵”进一步强调了忠臣的生死观。无论活着还是死去,他们都是伟大的,都是值得我们敬仰的。这既是对他们英勇事迹的肯定,也是对他们高尚品格的认可。

第四句“死而有子,时方三岁”,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忠臣死后留下的孩子,这个孩子虽然年幼,但却承载着忠臣的希望和梦想。这既是对忠臣无私奉献的赞美,也是对下一代的期待和祝福。

第五句“死中得活,此乃天意”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牺牲生命的感慨。他相信,忠臣之所以能够从死亡中复活,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感动了天地,得到了天意的支持。这是一种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理解,也是一种对忠臣无私奉献的赞扬。

第六句“使世其家,世为忠义”则是对忠臣后代的期望和祝福。诗人希望通过他们的传承和发扬,让忠臣的精神得以延续,让忠臣的家庭世代传承忠义的美德。这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对忠臣无私奉献的深深敬意。

第七句“子子孙孙,永不失坠”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他相信,忠臣的精神将会被一代代人传颂下去,永远不会消失。这是一种对忠臣精神的崇高礼赞,也是对后世的殷切期望。

这首《忠烈诗》通过对忠臣的赞美和对忠臣精神的传承,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品质。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