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名岂不荣,遗道亦安忍。
君看赵孟徒,千古同一尽。

【注释】

感兴:即“感遇”。诗体的一种。借物抒怀,托事言志;以物比兴,托物寓志。此诗为五言古体。“浮名”,虚名。“遗道”,指弃绝儒家的仁义道德之教。赵孟:指晋代的书法家王羲之(字子敬)。“君看”二句:意谓你看那晋代的王羲之,虽然书法超群,千古留誉,但最终还是不免一死。

【赏析】

王维这首诗,是借咏史抒怀的。诗人通过咏叹历史人物王羲之的生平经历来抒发自己的感慨。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他出身于世家大族,年轻时就以学识渊博著称。他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的创造和发展,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他晚年也陷入了享乐腐化的泥潭之中。王羲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经做过官,也曾被罢官;他曾经出仕,也曾归隐;他曾经显赫一时,也曾潦倒一世;他对政治和生活的态度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经历都反映在他的作品当中。

诗人通过咏叹历史人物王羲之的生平经历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他首先表达了对名利的不屑一顾和对道德的追求:“浮名岂不荣,遗道亦安忍。”他认为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不应该过分追求。他应该把精力用在追求道德修养上,而不是沉迷于名利之中。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同时也符合道家的自然之道。

诗人通过对比来进一步突出自己的主张:“君看赵孟徒,千古同一尽。”他用“赵孟徒”一词来形容那些只顾个人利益的人,认为这些人都是像他一样的人。他们的行为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这种观点体现了他的批判精神。他认为这些人都是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应该远离这些人,保持自己的清白之身。这种观点既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而是要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受他人的影响,做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