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穆圣皇,出震乘乾。
二十二载,如日中天。
大祀有彝,亲享凡七。
严父配天,昉自今日。
远稽前载,其在成周。
皇皇宗祀,奕奕垂休。
近参家法,有若皇祐。
一祖二宗,于焉并侑。
时维秋季,涓吉中辛。
本以忱敬,秩以仪文。
皇在原庙,推迹本始。
锡庆储祥,仙源演迤。
皇入太室,祼献必躬。
列圣在天,时降于宗。
皇升玉辂,斋庄中御。
一尘不惊,六飞如舞。
皇登阳馆,币玉交陈。
伍位时序,遍于群神。
相维辟公,耆俊布列。
珩璜锵鸣,笾豆丰洁。
乐既具奏,佾舞工歌。
八音克谐,两间浃和。
秋空无滓,万里一碧。
璧月珠星,瑞光浮溢。
曶焉低垂,非云非烟。
若降若接,郁郁纷纷。
肸蚃潜通,受胙饮福。
移班紫宸,嵩呼三祝。
祭泽下流,肆眚端门。
雷雨既作,草木皆春。
人曰吾君,兼旬蔬食。

这首诗是一首颂诗,赞美明堂的建立和祭祀活动的成功。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穆穆圣皇,出震乘乾。

  • “穆穆”形容庄严神圣,“圣皇”是对古代帝王的尊称,“出震乘乾”意味着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稳定地统治天下。

  • 二十二载,如日中天。

  • “二十二载”指的是皇帝在位的时间,“如日中天”比喻皇帝的统治如同太阳高悬在天空一样光明和辉煌。

  • 大祀有彝,亲享凡七。

  • “大祀”指的是重要的祭祀活动,“有彝”指的是有一定的规矩和制度,“亲享”是指皇帝亲自参与祭祀。

  • 严父配天,昉自今日。

  • “严父”指的是父亲,“配天”意味着与天地同在,“昉自今日”表示从今天开始。

  • 远稽前载,其在成周。

  • “远稽”是指追溯过去,“前载”是指在成周时期,“其在成周”表示成周时期就有这种礼仪。

  • 皇皇宗祀,奕奕垂休。

  • “皇皇”指的是繁荣兴旺,“宗祀”是指祭祀祖先的活动,“奕奕垂休”表示祖先的祭祀活动非常兴盛,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 近参家法,有若皇祐。

  • “近参”是指学习和借鉴,“家法”是指家族的传统和规范,“有若皇祐”表示学习家族传统后,得到了皇恩的保护。

  • 一祖二宗,于焉并侑。

  • “一祖二宗”指的是皇帝的先祖和两个祖先,“于焉并侑”表示他们都受到了祭祀。

  • 时维秋季,涓吉中辛。

  • “时维”是指这个时候,“维”在这里表示“是”, “中辛”是指农历九月十二日的辛日。

  • 本以忱敬,秩以仪文。

  • “本以忱敬”表示因为尊敬和敬仰,“秩以仪文”表示按照礼仪和程序来进行祭祀活动。

  • 皇在原庙,推迹本始。

  • “皇在原庙”指的是皇帝回到自己的庙里,“推迹本始”表示追溯到最初的开始。

  • 锡庆储祥,仙源演迤。

  • “锡庆储祥”表示赐予吉祥和福气,“仙源演迤”表示神仙的源头延续不断。

  • 皇入太室,祼献必躬。

  • “皇入太室”指的是皇帝进入太庙进行祭祀,“祼献必躬”表示皇帝亲自奉献祭品。

  • 列圣在天,时降于宗。

  • “列圣”指的是历代的圣人,“在天”表示在天上,“时降于宗”表示他们降临到后代中。

  • 皇升玉辂,斋庄中御。

  • “升玉辂”指的是皇帝登上了华丽的马车,“斋庄中御”表示在祭祀时非常恭敬和庄重。

  • 一尘不惊,六飞如舞。

  • “一尘不惊”表示周围非常平静,“六飞如舞”表示皇帝的车驾就像舞蹈一样。

  • 皇登阳馆,币玉交陈。

  • “登阳馆”指的是皇帝登上了阳光照耀下的宫殿,“币玉交陈”表示用玉器和货币来陈列祭品。

  • 伍位时序,遍于群神。

  • “伍位时序”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遍于群神”表示祭祀活动遍及所有的神灵。

  • 相维辟公,耆俊布列。

  • “相维”指的是相互辅佐,“辟公”指的是诸侯或高级官员,“耆俊布列”表示有很多有才能的人在场。

  • 珩璜锵鸣,笾豆丰洁。

  • “珩璜”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锵鸣”表示声音响亮,“笾豆”是祭祀用的器具,“丰洁”表示很整洁。

  • 乐既具奏,佾舞工歌。

  • “乐既具奏”指的是音乐已经演奏完毕,“佾舞工歌”表示舞蹈者唱歌助兴。

  • 八音克谐,两间浃和。

  • “八音”指的是古代的音乐,“克谐”表示和谐,“两间浃和”表示天地之间充满了和谐的气氛。

  • 秋空无滓,万里一碧。

  • “秋空”指的是秋天的天空,“无滓”表示没有污点,“万里一碧”表示整个天空都是一片碧绿。

  • 璧月珠星,瑞光浮溢。

  • “璧月”指的是圆形的月亮,“珠星”指的是星星,“瑞光浮溢”表示吉祥的光芒弥漫四周。

  • 曶焉低垂,非云非烟。

  • “曶焉低垂”指的是月亮缓缓落下,“非云非烟”表示不是云也不是烟。

  • 若降若接,郁郁纷纷。

  • “若降若接”表示时而下降时而上升,“郁郁纷纷”表示很多事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繁华的景象。

  • 肸蚃潜通,受胙饮福。

  • “肸蚃”是古汉语词汇,指神灵的气息,“潜通”表示神灵的气息在空气中流动,“受胙饮福”表示接受祭品享受幸福。

  • 移班紫宸,嵩呼三祝。

  • “移班”指的是换班,“紫宸”是皇宫中的正殿,“嵩呼三祝”表示向皇宫行礼三次表示感谢。

  • 祭泽下流,肆眚端门。

  • “祭泽下流”指的是祭祀水流的地方,“肆眚端门”表示宽恕那些有罪的人,让他们走出城门。

  • 雷雨既作,草木皆春。

  • “雷雨既作”指的是雷雨来临,“草木皆春”表示万物复苏,春天到来。

  • 人曰吾君,兼旬蔬食。

  • “人曰吾君”指的是人们认为我们的国君很伟大,“兼旬蔬食”表示连续十天吃素饭。

赏析:这首《明堂庆成颂》是一首表达对明堂建成的赞颂之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明堂的壮丽景象和皇帝的尊贵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