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沼晴波动,虚堂午荫新。
夏衣谁赐葛,午食自烹鳞。
山近书多润,窗开砚易尘。
试茶燃石鼎,汲井就西邻。
诗句释义
1 方沼晴波动 - 此句描述的是晴朗天气下,方池(可能是一个大的圆形池塘)水面因阳光照射而泛起微微的波纹。这里的“方沼”指的是一个方形的池子,“晴”则指天气晴朗。
虚堂午荫新 - “虚堂”可能是指空无一物的大厅或者宽敞的房间,“午荫”则是指中午时分的阴凉,“新”表示这种阴凉是刚刚出现的。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宽敞的大厅在中午时分迎来了新的阴凉。
夏衣谁赐葛 - 这里“夏衣”指的是夏季的衣物,“谁赐葛”可能意味着是谁赐予了这件衣物,即赠予者或礼物的来源未知。
午食自烹鳞 - “午食”指的是中午的饭菜,“自烹鳞”可能意味着自己动手烹饪鱼。这里的“鳞”指的是鱼。这句话表达的是自己在中午时分亲手烹饪了鱼。
山近书多润 - “山近”指的是靠近山脉的地方,“书多润”可能意味着书很多而且都很有光泽。
窗开砚易尘 - “窗开”指的是窗户打开,“砚易尘”可能意味着砚台容易沾上灰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喜欢开窗让空气流通,减少灰尘积聚。
试茶燃石鼎 - “试茶”可能是指品尝新泡制的茶,“燃石鼎”可能意味着使用石头制成的鼎来加热水。
汲井就西邻 - “汲井”可能是指从井中提取水源,“就西邻”可能意味着选择西边邻居作为水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愿意与邻居共享水源的想法。
译文
方池中的水面在晴天下微动,大堂在中午时分有了新的阴凉。
夏天的衣裳来自谁的礼物,中午的饭菜是自己烹饪的鱼。
山附近有很多的书,窗开了让空气流动,砚台不容易沾染尘埃。
试茶时用石头做的炉子加热水,从井里提水给西边邻居。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诗中的“方沼”、“虚堂”、“午食”等词汇都带有浓厚的田园气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和谐共处的理念,如“试茶燃石鼎”中的与邻居共享资源的行为,反映了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自然,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