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仙窟宅不多见,车马往来成再游。
后洞白云前洞出,上池红叶下池流。
水花照眼明金鲫,石发藏春护玉虬。
邂逅尚青游子眼,栖迟应白老僧头。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灵仙洞的诗。全诗从洞口到洞中,逐层深入,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和奇观,抒发了游山的喜悦心情。

“灵仙窟宅”四句:指灵仙窟宅,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灵仙窟宅不多见(不常见),车马往来成再游(多次游览)。灵仙窟宅,即指此山。

“后洞白云”二句:谓在后山洞内,有白云飘来飘去;前洞外,有红叶流落下来。这是指洞外之景。后洞、前洞,都是指山中洞府。后洞白云出,前洞红叶流,是说后洞的白云,从前面洞里飘来飘去的,前面洞里的红叶落到后面洞里。

“水花照眼明金鲫”二句:指水中的水花映入眼帘,十分明亮,水中的鲫鱼也闪闪发光,十分美丽;石发藏春护玉虬,指水中的水花映入眼帘,十分明亮,水中的鲫鱼也闪闪发光,十分美丽;石头长满苔藓,春天到了,它们把玉似的虬龙保护起来。这里用拟人手法,把石头比作玉虬龙,生动地写出了洞中景色之美。

“邂逅尚青游子眼”二句:指偶尔遇到年轻的游子,他眼中看到的山景还是那么青翠欲滴。青游子眼,指年轻的游子。

“栖迟应白老僧头”二句:指长久栖息在此的白头老僧人看到的景象。栖迟,久居。应白,指白色的东西。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360年秋游灵仙洞时所作。灵仙洞位于今安徽歙县北,是黄山三十六大名洞之一,又名白龙潭、白龙池、龙王庙等。灵仙洞由前洞和后洞组成,前洞为水潭,后洞为山穴。

全诗以“灵仙窟宅”开头,点出了游人的目的地——灵仙洞。然后依次写游洞所见:洞外之景,有车马往来,游人如云;洞中之景,有飞流直下,清幽宁静。特别是后洞与前洞之间的水道上,有“水花照眼明金鲫”,更有“石发藏春护玉虬”,使洞中之景更加神奇瑰丽。最后写游人的感受:偶遇年轻游子,其目所及,仍是青山绿水,生机盎然。又久居于此的老僧,其目所及,仍是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