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僧入定夜堂寂,独客不眠山月高。
静坐了无尘俗态,一灯窗下读离骚。

宿云岩二首

残僧入定夜堂寂,独客不眠山月高。

译文:
在寂静的夜晚,残破的寺庙中一个僧人正在入定,整个庭院一片宁静。在这深秋的山林间,我独自一人,无法入睡,只能仰望那高悬的月亮。

注解:

  • 残僧(sān jiào):指已经年迈、失去生活目标或精神寄托的僧人。
  • 入定(rù dìng):佛教用语,意指修行者进入禅定状态。
  • 堂寂(táng jì):寺院里的静谧。
  • 独客:指独自一人的人。
  • 山月高:山中的月亮格外明亮。

赏析:
《宿云岩二首》是宋代诗人徐似道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僧人在静谧夜晚入定的情景和作者独自在山林间仰望月亮的孤独感,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诗中“残僧入定夜堂寂,独客不眠山月高”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僧人入定后所引发的宁静氛围以及作者在深夜中无法入睡的孤独感受。这里的“夜堂”暗示了时间是在深夜,而“寂”则表达了环境之静和内心的空灵之感。

“静坐无尘俗态”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心态,他选择在清静的环境中修行,摒弃俗世的纷扰,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一灯窗下读离骚”一句则是对个人志向的抒发。这里的“离骚”指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更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和抱负的象征。通过这一细节,诗人表明了自己虽然身处山林之中,但仍然心向远方,怀揣着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对理想的追求。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风貌,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代文人生活情趣的一个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