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开杰观,大川壮重关。
使者领我来,共此须臾闲。
玉节照绿野,银瓶落青纶。
酒酣望八极,气豪吞百蛮。
俯窥二江水,远指三峨山。
遂令苍茫外,尽在顾盻间。
崔嵬凌云寺,缭绕含风湾。
洲渚递隐见,烟霞渺斓斑。
静看浮鸥没,坐数昏鸦还。
作者必磊落,后来莫能攀。
不减鹳鹊楼,可想熊豹颜。
下有安乐园,惜哉半荆菅。
谁其为起废,叹息岁方艰。

【注释】

①万景楼:在成都西郊,相传为晋王建所建,又名望仙楼。②杰观:指万景楼。③使者:指王建的侍从。④须臾:片刻,一会儿。⑤玉节:指皇帝授予的地方长官的符节。绿野:指蜀地原野。⑥银瓶:指皇帝赐给地方长官的酒器。⑦八极:指天极、北极、南天、东天、西天、南极、下极等方向。⑧气豪:意气豪迈。吞:吞并。百蛮:指四方少数民族。⑨俯:指远看。二江:指成都附近的锦江和郫江。三峨山:指成都附近的青城山。⑩苍茫:辽阔。顾盻间:一转眼之间,形容时间极短。⑪崔嵬:高耸。凌云寺:即“崇庆大佛”,在成都北门内,是佛教名刹之一,因山势高峻,故名。⑫缭绕:指寺院周围环绕着山峦水涧。含风湾:指流经寺院的河流。⑬洲渚:水中小岛。⑭烟霞:云烟与彩霞。⑮静看:静静地观看。⑯坐数:坐着数算。⑰熊豹颜:指威武雄壮的面容。⑱下有安乐园:指安乐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北。⑲惜哉:可惜。荆菅:荆条编织的篱笆。⑳谁其:何人。起废:振兴国家。㉑岁方艰:指国家正处在艰难时期。

【译文】

胜地开杰观,大川壮重关。

使者领我来,共此须臾闲。

玉节照绿野,银瓶落青纶。

酒酣望八极,气豪吞百蛮。

俯窥二江水,远指三峨山。

遂令苍茫外,尽在顾盻间。

崔嵬凌云寺,缭绕含风湾。

洲渚递隐见,烟霞渺斓斑。

静看浮鸥没,坐数昏鸦还。

作者必磊落,后来莫能攀。

不减鹳鹊楼,可想熊豹颜。

下有安乐园,惜哉半荆菅。

谁其为起废,叹息岁方艰。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咏万景楼的七言排律。万景楼位于成都市西郊,传说是前蜀主王建为纪念他在成都建立霸业而建的,后改名为“望仙楼”。诗人登上万景楼,看到蜀中山川秀丽,景色迷人,便写了这首七律赞美万景楼。

首联“胜地开杰观,大川壮重关”写登临胜地,放眼四望,但见蜀中的山水景色如此秀丽,真可谓“一览众山小”;蜀中大河滔滔奔流,气势磅礴,真是“壮哉山河险”。

颔联“使者领我来,共此须臾闲”写诗人陪同使者来到万景楼,登临之后,心情舒畅,十分惬意。

颈联“玉节照绿野,银瓶落青纶”写万景楼的玉节和银壶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晶莹夺目的光芒,令人赏心悦目。

尾联“酒酣望八极,气豪吞百蛮”写诗人在万景楼上举杯畅饮,纵情饮酒之后,神采飞扬,意气轩昂,豪气冲天。

尾联“俯窥二江水,远指三峨山”写诗人俯瞰锦江、郫江两条江河,又远眺三峨山,视野广阔,心旷神怡。

尾联“遂令苍茫外,尽在顾盻间”写诗人在万景楼上放眼望去,只见茫茫的苍翠之中,一切景物都在自己眼前展开。

五、六句“崔嵬凌云寺,缭绕含风湾”承上启下,描绘了万景楼附近一座座巍峨的山峰,一条条缠绕的山脉以及环绕其间的流水风光。

七、八句“洲渚递隐现,烟霞渺斓斑”写诗人眺望远处的小岛,只见它们忽隐忽现,犹如点点繁星;再放眼四望,只见四周云雾缭绕,彩霞一片,美不胜收。

九、十句“静看浮鸥没,坐数昏鸦还”写诗人静观水中的飞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又坐看空中的乌鸦归巢,一切都那么宁静祥和。

十一、十二句“作者必磊落,后来莫能攀”是全诗的警策语,意谓那些能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人,后来者难以超越;只有像作者这样的杰出人才,才能写出如此优美的诗句。

十三、十四句“不减鹳鹊楼,可想熊豹颜”承上启下,既肯定了诗人万景楼的诗句比鹤鹊楼更加出色,也表明了诗人的才气横溢,不可一世。

十五、十六句“下有安乐园,惜哉半荆菅”承上启下,既是对万景楼美景的具体描写,也是对当时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谁其为起废,叹息岁方艰。”意思是问谁将振兴国家的重任承担起来?如今国家正处在艰难时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