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惟不足,务德莫如滋。
古人行此道,名与星斗垂。
是邦秃鬓翁,实乃古丑夷。
区区岂云难,长者能折枝。
上寻声光远,下感风俗衰。
老夫强解事,曲学安所施。
不见南海滨,举世谁保持。
吾言那可用,乡党笑脱颐。
但皆指乔木,故园今在兹。
乔木诚茂美,叹息将何为。
【注释】杨光父:杨万里,字光辅,号东阳野人。
次韵:应和别人的诗。
见赠:赠诗给某人。
为善惟不足,务德莫如滋:做好事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努力行德则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古人行此道,名与星斗垂:历史上那些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他们的名声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灿烂。
是邦秃鬓翁,实乃古丑夷:这里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国家,因为战乱等原因,许多头发都白了,被当地人称为“古丑夷”。
区区岂云难,长者能折枝:我这点小困难算什么,长者(老人)都能帮我解决。
上寻声光远,下感风俗衰:向上追寻古代圣人的道德风范,向下感受民间风俗的变化。
老夫强解事,曲学安所施:我虽然懂得一些道理,但只是浅尝辄止,无法深入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不见南海滨,举世谁保持:我看不到南部海边的景象,那里的生活是怎样的,没有人知道。
吾言那可用,乡党笑脱颐:我的这些话可能并不适用,但我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因为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皆指乔木,故园今在兹:他们都指着这些高大的树木,而我的家乡就在这些树木之下。
乔木诚茂美,叹息将何为:这些乔木真的很茂盛美好,但是我也不禁感叹,自己的命运是如此的坎坷不平。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组诗。每首四句,共十二句。这组诗是作者对杨光父见赠的回应。杨光父是一位有学问、有才气的人,他在《次韵杨光父见赠》中提到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为善惟不足,务德莫如滋。古人行此道,名与星斗垂。”“为善惟不足”表明了作者对行善的认识,认为行善是永无止境的,永远不能满足。“务德莫如滋”则是说做德也是永无止境的,永远不能做到完全,只能尽力而为。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杨光父见赠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