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居世间,要为鹤鸣皋。
谁能如羊豕,料拣充豢牢。
吾邦孙卿子,闭门长蓬蒿。
慨然请治剧,不惮簿领劳。
地虽百乘小,名与九顶高。
老翁喜相语,得见今官曹。
令行有盗奔,冬暖无儿号。
君岂求人知,知亦未易遭。
大哉龙伯国,乃欲举六鳌。
区区毕吏部,竟日把两螯。
且当置是事,痛饮读离骚。
寄洪雅令孙良臣
志士居世间,要为鹤鸣皋。
谁能如羊豕,料拣充豢牢。
吾邦孙卿子,闭门长蓬蒿。
慨然请治剧,不惮簿领劳。
地虽百乘小,名与九顶高。
老翁喜相语,得见今官曹。
令行有盗奔,冬暖无儿号。
君岂求人知,知亦未易遭。
大哉龙伯国,乃欲举六鳌。
区区毕吏部,竟日把两螯。
且当置是事,痛饮读离骚。
翻译:
志士在世间生活,要像鹤一样鸣叫在皋。
谁能象羊猪那样,被用来作为食物?
我们家乡有孙先生,闭门不出却长满了蓬草。
他慷慨陈词治理国家大事,不怕繁琐的文书工作。
虽然地方只有百乘大,名声却比九顶还要高。
老爷爷喜欢与他交谈,现在他是一位官员。
他的命令执行得很好,盗贼都跑掉了,冬天温暖而没有孩子的哭声。
你难道只寻求别人的了解吗?这并不容易做到。
伟大的龙伯国,竟然想要举起六只巨鳌。
我只是个小小的吏部尚书,整天忙于处理政务。
暂且放下这些事,痛痛快快地喝着酒,读着屈原的《离骚》。
注释:
- 志士:有抱负的人,指诗人自己。
- 鹤鸣皋:比喻有才华的人在适当的时候发出自己的声音。
- 谁:指那些平庸无识的人,不能理解诗人的志向。
- 羊豕:泛指普通的动物,喻指平庸之辈。
- 吾邦:我的家乡,泛指自己的国家或地区。
- 闭门:隐居,不问世事。
- 蓬蒿:野草,这里借指隐居生活。
- 君:对人的尊称。
- 盗:指盗贼。
- 冬暖:指冬季取暖。
- 君岂:即您难道。
- 求:寻求,要求。
- 知亦:也即“求知”。
- 大哉:形容其伟大、崇高。
- 龙伯国:传说中的海外大国名。
- 举:提出,指担任官职。
- 毕吏部:即毕吏部尚书,古代官职之一,掌管选授官吏之事。
- 竟日:整天。
- 置:放在一旁,暂时搁置。
- 痛饮:痛痛快快地喝酒。
- 读:读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向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诗人通过对比志士和庸人的不同表现,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于平庸社会现象的不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事务的处理方式,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