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埋瓮作新塘,胸次五湖波渺茫。
太华移根聊戏剧,洄池分种不寻常。
冰壶夜浸绿荷露,玉鉴晚吹红藕香。
可待秋风莲子熟,会乘一叶泛沧浪。

【注释】

  1. 冲虚斋:指道人所住的茅庵。2. 埋瓮:将土瓮埋入水中,以种莲藕。3. 五湖:这里泛指广阔的水域。4. 太华移根:把太华山的树根移到池塘中栽种。5. 洄池分种:在池塘中种植荷花。6. 冰壶:指冰制的水壶。7. 玉鉴:即玉镜,指荷叶上的露水。8. 红藕香:荷花散发的香气。9. 秋风莲子熟:秋天到了,莲子成熟了。10. 沧浪:指大江、大海。11. 泛沧浪:乘着小船在大江、大海上游玩。
    【译文】
    道士将瓮埋在水中,开垦新塘,胸襟里五湖波渺茫。太华山的树桩被移到池塘中栽种,这真是戏剧性的分种。夜深时分,冰制的水壶盛着荷露,荷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如同翡翠玉鉴。傍晚时,一阵晚风吹过,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等到秋风起的时候,莲子已经成熟,此时就可以乘着一叶扁舟在江河大海中畅游。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个道士在冲虚斋中开垦池塘,种植荷藕,并在荷花盛开时节乘舟泛游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的第一句“冲虚斋池荷”,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主题。冲虚斋是道人居住的地方,而池塘中的荷花正是诗人的观赏对象。这里的“冲虚”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第二句“道人埋瓮作新塘”,进一步描绘了开垦池塘的过程。道士将土瓮埋在水中,以此开垦出一片新的荷塘。这一动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意义。它象征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这也反映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即不强制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是顺应自然,顺其自然。
    第三句“胸次五湖波渺茫”,进一步拓展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这里的“胸次”指的是心中的境界,而“五湖”则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着广袤无垠的湖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广博胸怀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像五湖一样,心胸开阔,包容万象。同时,这也反映了道家思想中的“无我”理念,即超越自我,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接下来的诗句“太华移根聊戏剧”,则描绘了将树木移植到池塘中的奇特场景。这里的“太华”指的是太华山,而“移根”则是指将树木从山上挖出来,再种植到池塘中。这种举动虽然显得有些戏剧化,但却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独特理解和尊重。他相信,即使是平凡的植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句“洄池分种不寻常”,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生长过程。这里的“洄池”指的是池塘中的水流,而“分种”则是指将荷花分成几部分进行种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生长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和适应。
    第六句“冰壶夜浸绿荷露”,则描绘了夜晚荷塘的景象。这里的“冰壶”指的是冰制的水壶,而“绿荷露”则是指荷叶上的露水。这句诗营造了一种静谧、清新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自然之中。
    第七句“玉鉴晚吹红藕香”,则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香气。这里的“玉鉴”指的是玉制的镜子,而“红藕香”则是指荷花散发出的香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荷花的美丽和香气是不可比拟的,值得人们欣赏和珍惜。
    最后一句“可待秋风莲子熟,会乘一叶泛沧浪”,则展望了未来的美好时光。这里的“秋风莲子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而“沧浪”则是指大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他希望在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能够乘着一叶扁舟在大海中畅游,享受那份自由与宁静。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