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金门等陆沉,壮年裘马四方心。
檄传白羽从沙井,诗写红巾遍武林。
兵甲胸中无敌国,丝桐世外有知音。
相逢不饮何为者,只作寒厅拥鼻吟。
曹子金门等陆沉,壮年裘马四方心。
檄传白羽从沙井,诗写红巾遍武林。
注释:曹子,指曹子方(1427-1506),字子金,号青原道人,元末明初诗人、书法家、画家。“金门”是曹子方的号,“陆沉”表示他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生活困顿。“壮年裘马”,表示他的豪迈气概和远大志向。“檄传白羽”,指的是曹子方接到朝廷征召的文书;“从沙井”,指的是曹子方随大军出征;“诗写红巾”,指的是曹子方在军中创作的红色头巾诗歌;“遍武林”,指的是这些诗句传遍了整个武林地区(指浙江)。
兵甲胸中无敌国,丝桐世外有知音。
注释:曹子方虽然在战场上英勇无敌,但内心深处却感到孤独,因为他没有知己可以倾诉。“兵甲”,指的是军队的武器装备;“胸中无敌国”,表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丝桐”,指的是琴瑟等乐器;“世外有知音”,指的是他渴望找到一个能够理解他的知己。
相逢不饮何为者,只作寒厅拥鼻吟。
注释:曹子方与知己相逢时,发现对方并不饮酒,于是只能独自在寒冷的厅堂中吹奏琴瑟,吟诵诗歌。“何为者”,表示为什么;“寒厅”,指的是简陋的厅堂;“拥鼻吟”,表示曹子方沉浸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
赏析:这首诗以曹子方的口吻描绘了他的内心世界。他虽然在战场上英勇无敌,但内心深处却感到孤独,因为他没有知己可以倾诉。他在军营中创作诗歌,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理解他的知己。然而,当他与知己相逢时,却发现对方并不饮酒,只能独自吹奏琴瑟,吟诵诗歌。这首诗表达了曹子方的内心痛苦和无奈,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士人的困境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