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檐点砌静如沙,无限寒林顷刻花。
明日穷檐深一尺,不知何处觅袁家。

【译文】

晚雪降临,檐下、阶上的雪花纷纷扬扬,静悄悄地落在台阶上,就像撒落的沙粒一样;

在寒林之中,转眼间就落了无数的雪花,顷刻之间就铺天盖地。

明天再下一场大雪,恐怕就要把屋檐压得更深一尺了;

不知袁家何处?在这茫茫白雪中,我该如何寻找。

【赏析】

此诗写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冬。袁家,即袁华,字景文,号阳成。他为人耿介,有名节。此诗作于此时,正是他晚年隐居时所作。诗人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袁华的怀念之情。

首二句,写雪后庭院景色。“拂檐点砌”,指雪飘动着落在屋檐、台阶上,犹如沙粒一般。“静如沙”,是说雪落无声。这一句以动衬静,突出了雪的静谧。“无限”二字,写出了雪后庭院之广袤。“寒林顷刻花”一句,化用了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中的名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此处将“花”改为“雪”:一是因“花”与“雪”音同而易于混淆;二是以雪比花更能表现雪后庭院的素洁之美。“顷刻间”三字,既表明时间之短,更表现出雪势之急。一个“寒”字,又点出天气之严寒。一个“尽”字,则写出了雪之大。

第三、四句,写雪后庭院的景象。“明日穷檐深一尺”,“明日”二字,表明这是预想的结果;“深一尺”,既是指雪后院中积雪的高度,也暗含着岁月之久。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再有一天大雪纷飞,恐怕就要把屋檐压得更深一些了。“不知何处觅袁家”,言外之意是:不知道袁家在哪里。这里诗人没有明说袁家的具体方位,而是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既表达了对朋友家的关切之情,又含蓄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雪后庭院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袁华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