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北百里馀,涨沙不复生菰蒲。
沙田老桑出叶粗,江潮打根根半枯。
八月九月秋风恶,风高驾潮晚不落。
鼓声鼕鼕橹咿喔,争凑富春城下泊。
君家茅屋并城楼,不出山行不记秋。
越舶吴帆亦何故,今年明年来复去。
【注释】
富春:今浙江临安,古称富阳。范振:作者友人范成大。涨沙:指钱塘江涨水时泥沙被冲刷到江边。菰(gu)蒲: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老桑:指桑树。叶粗:叶较粗大。打根:潮水上涨时将桑树根部冲刷。八月九月:指秋高气爽的八月和九月。恶:恶劣。秋:秋天。鼓声咚咚橹咿喔:船上鼓声隆隆,划船人发出的声音。争凑:争相靠拢。富春城:指杭州。君家:你的家。茅屋:茅草屋。并楼:与城墙相连。不出山行不记秋:不外出,也不记挂秋天。越舶吴帆亦何故:为何有船只从越州驶来?吴帆:吴地的船帆。何故:什么原因。来复去:来来回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秋景的七言绝句。首联描绘了钱塘江北岸涨满泥沙的荒废景象,以及沙田上老桑树的粗大叶片,都显示出萧瑟凄凉的秋意。颔联写涨潮时江水的冲击力,将岸边沙田的老桑树根全部冲刷掉,表现出钱塘江水势之凶猛。颈联写秋日天气的恶劣,秋风猛烈,潮涌得更高,直到傍晚潮水也不会退去。尾联则写人们为生计奔波,有的驾船来往于越州与杭州之间,有的则乘船远行吴地,而作者因不关心时事,所以不记挂秋天的到来,也不愿出门,过着隐居生活。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江北岸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人民颠沛流离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