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庐陵公,往为学士修书日。诏畀千金访遗逸,遗文逸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臀鼎腹细诘诎。道人岣嵝空有闻,丘陵仙鬼事恍惚。
共和十鼓记亡一,峄山肉在无复骨。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汉童讹尉律。
世儒诡正何足臧,公家安取千轴藏。仲尼犹及史之阙,有马借人吾敢忘。
题签甲乙颍水阳,后来胡君癖膏肓。倾家自构琬琰堂,搜罗近出补厥亡。
荒林圮冢见未尝,南观禹穴计渺茫,闭门睥睨在一床。
常恨平生好古家无力,骑马蹊田观断刻。中郎二字烦走驿,率更三日劳野食。
长年囊褚况易掷,儿作摹朱妇遮壁。愿从胡君丐无有,十百数中聊取仂。
胡君今逸民,盱眙不见十五春。坐令铅椠老壮士,朝廷岂无忧国人。
曩时豪气今谁在,会面只谋千日醉。听君汗漫驰古先,世事无何付蝉蜕。
这首诗是宋代胡戢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它以欧阳修的《琬琰堂记》为引子,通过描述作者对古籍的珍爱与收藏,表达了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以及对古代学者的敬意。
下面是诗句及其译文:
君不见庐陵公,往为学士修书日。诏畀千金访遗逸,遗文逸字往往出。
【注释】:“君不见”:感叹之词,表示诗人对于庐陵公(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一位官员)的行为表示惊叹。“往为学士”:过去曾经担任过学士一职。“修书”:书信或公文。“诏畀千金”:皇帝赐给千金。这里的“千金”指的是大量的金钱。“访遗逸”:寻找已经失传的文献和书籍。“遗文逸字”:指古代遗留下来的诗文。
【赏析】:诗人通过对庐陵公的历史行为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庐陵公能够花费大量的金钱去寻找失传的文献和书籍,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热爱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臀鼎腹细诘诎。道人岣嵝空有闻,丘陵仙鬼事恍惚。
【注释】:“故都”:指过去的都城。“易姓”:改变姓氏。“几兵火”:几次被战火所侵扰。“量臀鼎腹”:形容战争的残酷,使人民生活在极度困苦之中。“诘诎”:诘问,质问。“道人”:指道士。“峋嵝”:山名,位于今湖南省。“事恍惚”:事情模糊不清,无法确定。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人民的同情和悲悯之情。他认为战争中的痛苦和苦难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能在心中默默感受。同时,他也在思考为什么战乱会导致这样的悲剧发生,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共和十鼓记亡一,峄山肉在无复骨。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汉童讹尉律。
【注释】:“共和十鼓”:指历史上的一次大决战,具体事件不详。“亡一”:指失去一个士兵。“峄山肉在”:比喻战争中的牺牲者像血肉一样存在。“云阳八体”:指汉代的一种文体,后来被分为八种不同的体裁。“瓜剖”:比喻事物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讹尉律”:因为误传而造成的错误。
【赏析】:诗人通过对历史上的一次大决战的描述,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者的哀悼之情。他认为战争中的牺牲者像血肉一样存在,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同时,他也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争发生,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世儒诡正何足臧,公家安取千轴藏。仲尼犹及史之阙,有马借人吾敢忘。
【注释】:“诡正”:指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行为。“何足臧”:不值得赞扬,不值得保存。“公家”:官府,朝廷。“千轴藏”:指收藏了大量书籍。“仲尼”: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之阙”:史书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有马借人”:比喻借用他人的马匹,表示谦虚。
【赏析】:诗人通过对古代学者的赞誉和对历史错误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他认为虽然有些古代学者的行为可能存在争议或错误,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们的价值和贡献。同时,他也强调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题签甲乙颍水阳,后来胡君癖膏肓。倾家自构琬琰堂,搜罗近出补厥亡。
【注释】:“题签”:指书写书名并盖章的动作。“甲乙”:表示书籍的顺序或分类。“颍水阳”: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胡君”:指胡戢。“癖膏肓”:指一种病,病情严重到不可治愈的地步。“倾家”:倾尽所有。“琬琰堂”:指胡戢自己建造的一个藏书堂。“搜罗”:收集。“近出”:近期发现或整理出来的文献资料。“补厥亡”:指修补或完善已有的书籍或资料。
【赏析】:诗人描绘了胡戢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历史的责任感,表达了他对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决心和行动。他认为虽然有些人可能会对某些书籍或资料持有偏见或误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们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同时,他也强调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便后人能够继续学习和研究。荒林圮冢见未尝,南观禹穴计渺茫,闭门睥睨在一床。
【注释】:“荒林圮冢”:形容荒芜破败的山林和倒塌的坟墓。“南观禹穴”:指参观或研究大禹治水的遗址。“闭门睥睨”:形容一个人独自坐在家中,无所事事或沉迷于某种事物的状态。“一床”:指一张书桌或读书用的床。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他独自在家时的孤独和无聊,表达了他对书籍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深深热爱和执着追求。他认为虽然有时候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但我们不应该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便后人能够继续学习和研究。常恨平生好古家无力,骑马蹊田观断刻。中郎二字烦走驿,率更三日劳野食。
【注释】:“常恨”:经常感到遗憾或惋惜。“平生”:一生的时间或经历。“好古家”:喜欢古代文化或文物的人。“骑马蹊田”:形容一个人骑着马在田间小路上走动的情景。“断刻”:指古代的石碑或者雕刻品上的文字或图案。“中郎”:指汉代的一位官员,他的官职是中郎将,负责守卫首都长安的门户。“烦走驿”:指派人去驿站传递信息或文书。“率更”:汉代的一种官职名称,主管礼仪和祭祀等事务。“野食”:野外的饮食。
【赏析】: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和感慨,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和文物的热爱和尊敬。他认为虽然他一生中没有能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他仍然会一直关注和研究它们。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从事古代研究和保护工作的人的敬佩之情。长年囊褚况易掷,儿作摹朱妇遮壁。愿从胡君丐无有,十百数中聊取仂。
【注释】:“囊褚”:指装东西的包裹或袋子。“长年”:指长期从事某个行业的工作者。“摹朱”:指模仿朱红色的书画作品。“儿作摹朱妇遮壁”:形容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某项活动的情景。“乞无有”:希望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带走。“十百数中聊取仂”:指从众多的物品中挑选出一些比较珍贵的东西作为纪念品赠送给他人。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他与家人一起参与某项活动的欢乐场景,表达了他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他认为虽然他一生中没有能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他仍然会一直关注和研究它们。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从事古代研究和保护工作的人的敬佩之情。胡君今逸民,盱眙不见十五春。坐令铅椠老壮士,朝廷岂无忧国人?
【注释】:“盱眙”: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逸民”:指隐居不仕的人。“铅椠”:指书写材料。“老壮士”:指年纪较大的文人学者或武士。“愁国”:忧心国事的意思。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胡戢的现状和他的处境,表达了对他的担忧之情。他认为胡戢虽然是隐居不仕的逸民,但他仍然关心着国家的大事和民众的生活,为国家的未来和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胡戢的敬佩之情,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榜样。曩时豪气今谁在,会面只谋千日醉。听君汗漫驰古先,世事无何付蝉蜕。
【注释】:“曩时豪气”:指以前那种豪放不羁的气概。“今谁在”:指现在还有谁能保持那种豪气吗?“会面只谋千日醉”:指见面时只想痛饮千杯的美酒畅饮一番。“汗漫”:形容豪放奔放的样子。“古先”:指古代的圣贤先哲们。“无何付蝉蜕”:指没有什么可以依赖或依靠的了。
【赏析】:诗人通过回顾自己以前的豪放不羁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他对生活和未来的感慨和期待。他认为虽然现在的他已经失去了当年的豪气和激情,但他仍然会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他都能够勇敢地去面对并克服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