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閤井泉甘若醴,蓬山点茶竹阴底。
庚伏恩容午课休,宫殿初凉朝雨洗。
身闲出饮官不嗔,日长睡足长精神。
未惭便作蠹鱼老,拔毛济世知何人。
直庐联句
上閤井泉甘若醴,蓬山点茶竹阴底。
庚伏恩容午课休,宫殿初凉朝雨洗。
身闲出饮官不嗔,日长睡足长精神。
未惭便作蠹鱼老,拔毛济世知何人。
注释:
- 上閤井泉甘若醴:指的是在上阁(即皇宫)的井水甜美如酒。
- 蓬山点茶竹阴底:指的是在蓬山上品茶,享受竹子的阴凉。
- 庚伏恩容午课休:指的是庚伏恩在中午休息时心情愉快。
- 宫殿初凉朝雨洗:指的是早晨的雨洗去了宫殿的尘埃和污垢。
- 身闲出饮官不嗔:指的是官员闲暇时可以随意喝酒而不受责骂。
- 日长睡足长精神:指的是白天的时间很长,可以充分地休息和睡眠来恢复精力。
- 未惭便作蠹鱼老:指的是自己没有惭愧就变老,像蛀虫一样。
- 拔毛济世知何人:指的是自己虽然有才华,但是却没有找到一个能够理解并利用这种才能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官员生活状态的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联以井泉水为喻,赞美了上阁井的水甜美如酒,暗示了这里的环境优雅舒适;颔联则描绘了在蓬山品尝美味茶香的场景,体现了官员闲暇时的惬意生活。
尽管生活如此美好,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感到满足,反而陷入了一种忧虑之中。颈联“身闲出饮官不嗔”表达了他对官场应酬的厌倦,而“日长睡足长精神”则反映了他渴望休息和放松的心理。尾联“未惭便作蠹鱼老”则是诗人自我调侃,表示自己虽无愧于心但却因衰老而成为蛀虫,这既是一种自嘲,也透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拔毛济世知何人”更是诗人内心的呐喊,表达了他对有用之才无处施展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