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丝长系臂初,万年芳树影扶疏。
岂劳方士标神篆,自有真灵卫帝居。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朝的晏殊,他的其他作品包括“珠玉词”和“晏元献遗文”。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婉丽含蓄著称,与他的父亲晏同叔并称为“大晏”和“小晏”,在宋初诗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此诗通过描写端午节的景象来表达对国家和帝王的祝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情操。
这首诗中多次提到“长命缕”和“真灵卫帝居”,表达了对皇帝长寿和健康的祝愿。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道教神仙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风俗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民族特色。同时,诗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如万年芳树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五彩丝长系臂则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也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晏殊的诗歌多以婉丽含蓄著称,这首诗也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这首《端午词御阁》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五彩丝长系臂初,万年芳树影扶疏。岂劳方士标神篆,自有真灵卫帝居。就日望云皆善祝,圣人洪算与天长。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汉宫尽祝如天寿,鹊尾炉烟起瑞香。这首诗通过对节日风俗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民族特色。同时,诗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如万年芳树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五彩丝长系臂则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句译文:五彩丝线轻轻绑在手臂上开始,万年的芳树影子扶疏。无需劳烦方士书写神奇符文,自有真正的神灵守护帝王居所。赏析:此诗为宋代晏殊所作的《端午词·御阁》,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
五彩丝线的意象:五彩丝线代表着节日的传统习俗,通常被用来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求平安健康。这里的“长系臂初”意味着这个传统从开始到结束都持续存在,象征着端午节的持续影响力和文化传承。
万年芳树的象征:万年芳树可能指的是某种常绿植物或者纪念性建筑。这样的植物或建筑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意义,它们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时间上的参照和精神上的安慰。
方士与真灵的关系:诗中的“岂劳方士标神篆”暗示了不需要依赖神秘的方士或法术就能实现的愿望。这里的“自有真灵卫帝居”表达了一种信念,即真正的保护和祝福来自自然的和谐与宇宙的力量,而非外在的神秘手段。
对皇帝的祝愿:“就日望云皆善祝”意味着无论是太阳还是云彩都在为皇帝祈祷,希望他能够拥有好运和长寿。这是一种普遍而普遍的祝福方式,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集体愿望和对权力的尊重。
政治与文化的结合:通过描绘端午节的自然景象和传统风俗,诗中也隐含了对国家治理和政治清明的期望。例如,“汉宫尽祝如天寿”可能指的是所有宫廷中的人都向皇帝表达长寿的愿望,这反映了对国家领导人的尊重和良好的政治氛围。
宗教色彩的淡化:“自有真灵卫帝居”表明,即使在没有宗教信仰的情况下,人们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然法则来实现长久的安宁和福祉。这种表达淡化了宗教的神圣色彩,更强调了人类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审美与哲学的结合:诗中的语言和意象不仅仅是为了描述一个节日或一个传统,它们还承载了更深层次的美学追求和哲学思考。例如,“万年芳树影扶疏”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景,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
文人雅集的背景:晏殊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人,其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文人雅集中所作,通过这种方式,晏殊展示了自己的才学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皇帝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不仅是对端午节的简单描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探讨。它展示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结合,以及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晏殊笔下的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