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大涤拄天寒,白鹿来迎上界官。
挹景太霄千载后,犹思冠佩上天坛。

【注释】

天坛,指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

峨峨:高大的样子。大涤:即大涤山,在今陕西商县西南。此山形似笔架,故又名笔架山。

拄:托举的意思。

白鹿:传说中的神兽,主长寿,亦为仙禽。《列子·黄帝篇》载,黄帝乘龙登天,群臣皆乘白鹿车。

上界:天上。官:官职。

挹景:挹取景物。挹,舀取;景,景象、景色。太霄:天帝居住的地方,此处借指天。

后:之后,以后。

冠佩: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和佩带的印信等物。

【赏析】

《天坛》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诗中通过描写天坛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天坛的赞美之情。

首句“峨峨大涤柱天下”,用词华丽,描绘了天坛的宏伟壮丽。大涤山形似笔架,因此被称为“大涤”。而这个山体如同支撑天地的巨柱一般高大,足以让人仰望而感到心旷神怡。这里的“天”指的是天空,而“下”则是指大地。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大涤山如同一支巨大的笔架支撑着天地之间的广阔空间。这里的“天下”二字,既表示大涤山的高峻雄伟,也寓意着它对于整个天地的重要性和崇高地位。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大涤山描绘得如同擎天之柱,以突显其巍峨壮丽的景象。

第二句“白鹿来迎上界官”则进一步描绘了天坛的祥瑞之气和神圣氛围。这里所说的“白鹿”并非现实中的动物,而是象征着吉祥、长寿和尊贵。当白鹿来到天坛时,仿佛是在迎接那些来自上界的官员们的到来。这不仅体现了天坛的庄严与神圣,也暗示了那里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的“上界官”指的是那些来自更高级别的官员或神仙人物,他们在天坛受到尊崇和礼遇。

最后一句“挹景太霄千载后,犹思冠佩上天坛”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憧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坛的无尽敬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也能够像天坛一样,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人,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名誉。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像那些曾经来到过天坛的官员一样,能够继续传承这份荣耀和尊严。

整首诗通过对天坛的描绘和对仙人的赞颂,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种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即重视道德修养、追求精神境界和崇尚自然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