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灯窗外,寒儒竹简情。
三杯慰岑寂,一榻寄孤清。
夜永那能睡,天寒不肯明。
起来重搔首,江海一鸥轻。

【注释】

书斋即事:书房里的琐事。

尘世:尘世中的人们。

灯窗外:窗外的灯光照进来。

寒儒:苦读的人。

竹简:用竹片制成的书,古代书写文字用竹简。

三杯:三次举杯。

岑寂:寂寞。

一榻(tǎ):指床。

孤清:孤单冷清。

夜永:长夜。

那能睡:怎能睡得着。

江海一鸥轻:比喻自己像江海中的一只鸥鸟一样自在。

【赏析】

《书斋即事》,作者以淡墨勾勒出书斋生活,抒发了对读书人的深深同情。诗中表现了读书人“心忧天下”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悲凉之情。

首联“尘世灯窗外,寒儒竹简情。”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书斋。“灯窗外”,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无聊。“寒儒竹简情”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人的理解与同情,认为他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颔联“三杯慰岑寂,一榻寄孤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三杯慰岑寂”表现出诗人在独处时的孤独和郁闷,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心中的烦闷,但内心的愁绪依旧存在。“一榻寄孤清”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和悲哀,他只能将孤独寂寞寄托于一张简陋的床铺上,以此排解心中的苦闷。

颈联“夜永那能睡,天寒不肯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夜永”表示夜晚漫长,无法入睡;“天寒”表示天气寒冷,不愿起床。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困顿之态,又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起来重搔首,江海一鸥轻”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起来重搔首”形容诗人起身时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他内心的不安与迷茫。而“江海一鸥轻”则比喻自己如同江海中的一只鸥鸟一样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的束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