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乞四明幕下客,忽得严陵阙两年。
造物故怜贫已甚,去家不费一篙船。
世事低昂吾有分,人生出处亦关天。
钓台高士不可尚,赢得桐江在眼前。

得严陵推官

拟乞四明幕下客,忽得严陵阙两年。

造物故怜贫已甚,去家不费一篙船。

世事低昂吾有分,人生出处亦关天。

钓台高士不可尚,赢得桐江在眼前。

译文:

我曾试图在四明郡担任幕僚,但突然之间就失去了两年的光阴。

造物主非常怜悯贫穷之人,所以并没有让我花费一船的费用就能回家。

世间万物的高低起伏我自有分寸,人的命运也受上天控制。

那些在严子陵钓鱼台上的隐士们并不值得效仿,他们只能让人获得短暂的快乐,并不能真正地改变现实。

而我最终得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桐江美景,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和收获。

注释:

  • :尝试,企图。
  • :请求,希望。
  • 四明:古代地名,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
  • 幕下客:指官员下属或幕僚。
  • :空缺,这里指失去的时间。
  • 造物:指自然或命运。
  • 怜贫:同情或怜悯贫困的人。
  • 去家:离开家乡,回家。
  • 世事:人间世事,世间万物。
  • 低昂:高低不定,变化无常。
  • :能力或运气。
  • 钓台:严子陵曾垂钓于浙江桐庐县富春江上一座山崖上的台子,后人称之为严子陵钓台。
  • 高士:高尚而有道德修养的人。
  • 桐江:浙江省桐庐县的河流,是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对于生活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对命运、机遇和社会责任的独特思考。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淡然态度。通过对比严子陵的隐居生活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精神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的前两行“拟乞四明幕下客,忽得严陵阙两年”反映了诗人曾经的志向——渴望在四明郡这样的政治中心工作,并为此做出了努力。然而,由于某种不幸的事件(阙两年),他被迫放弃了这个愿望,转而回到了家乡。这种转折不仅展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体在其中的位置。

后两行“造物故怜贫已甚,去家不费一篙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在这里,诗人用“造物”指代自然界或命运之神,表达了一种对贫困者的深切同情。尽管身处严子陵钓鱼台附近的桐江旁,诗人却感觉自己像是没有负担一样轻松自在,因为不需要任何费用即可返回家园。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相对轻松,同时也揭示了他的内心深处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世事低昂吾有分,人生出处亦关天”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世事低昂”指的是世间万物的兴衰更迭,诗人认为自己对此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掌控。而“人生出处亦关天”则表明人生的选择和出处(即起点)都受到天命的影响,强调了人在面对命运时必须保持的一种谦逊和顺应的态度。

《得严陵推官》不仅是一首关于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政治和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对严子陵和桐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复杂看法,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历史背景关系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