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
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
忽忆三秋菊,谁锄小径荒。
中元
诗句:
今朝逢令节,依旧客殊乡。
禅衲同分席,清斋若过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带山香。
忽忆三秋菊,谁锄小径荒。
译文
今天恰逢这个特别的日子,我还是一个异乡的旅人。
和尚和僧人一起坐在一起吃斋饭,好像已经过了一天了。
茶水在江水中浮动着颜色,野菜带着山间的香味。
突然想起了秋天的菊花,谁还记得那个小径已经被野草占领。
注释
- 令节:指中元节,是道教和佛教共同庆祝的节日,用于纪念祖先,并祈求平安。
- 客殊乡:表示自己作为一个外来之人,身在他乡。
- 禅衲:禅宗僧衣,泛指僧侣或修行者。
- 清斋:指素食的斋戒。
- 过堂:通过堂屋,这里比喻度过一天。
- 江茶浮水色:形容茶水清澈透明,像江水一样。
- 野菜带山香:形容野菜带有山林的清新气味。
- 谁锄小径荒:询问是谁忘记了那些被荒废的小径上的菊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中元》。诗中表达了作者在中元节这一天,作为异乡人的孤独感和思乡情绪。诗人通过描写节日的场景、食物的味道以及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和尚和僧人的清规戒律与自己异乡游子的心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