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常酌中,取象如敧器。
器平不敧覆,有同身爽利。
道心常不系,取象如虚舟。
舟闲随逝止,可比性优游。
能符双喻者,何虑复何忧。
双喻辞
人事常酌中,取象如敧器。
器平不敧覆,有同身爽利。
道心常不系,取象如虚舟。
舟闲随逝止,可比性优游。
能符双喻者,何虑复何忧。
注释:
- 人事常酌中:比喻人世间的得失、喜怒哀乐都像是斟酒时的高度适中,恰到好处。
- 取象如敧器:比喻观察事物要像调整倾斜的工具一样,保持平衡和适中。敧器即欹器,是一种古代的容器,用来比喻物事,表示其形态会随着重心的不同而变化。
- 器平不敧覆:形容事物在平衡状态下不会倾倒或翻覆。这里用“不”字突出了平衡的重要性。
- 有同身爽利:意指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可以达到身心舒畅、清爽的状态。
- 道心常不系:比喻人的心境应该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保持一颗平常之心。
- 取象如虚舟:形容事物如同一叶轻舟,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依托,可以自由自在地漂流。虚舟即空舟,没有实际内容,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本质和本源。
- 舟闲随逝止:意指事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自然消散或消失,没有固定的结局。
- 可比性优游:意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然而然的,无需强求或忧虑。优游即从容不迫,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
- 能符双喻者: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两种比喻的人。
- 何虑复何忧:意指既然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两种比喻,那么就无需再担心和忧虑任何事情。这里的“虑”和“忧”分别对应了前文的“何虑”和“何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事”、“道心”等概念的深入剖析,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变迁、内心平静、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的比喻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流畅,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