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端可见,戎马几时休。
往哲真能恨,来贤更用愁。
只应当日泪,常共大江流。
汉县寥寥甚,今为辅帝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篇的背景以及诗中的重要词语进行分析。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实际上就是对原诗内容和形式的综合考查;“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对考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综合考核,因此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诗歌分析其意象、意境、手法及思想感情。此诗的作者是李商隐,字义山,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一生困顿潦倒,但诗歌创作却成就卓著,特别是以咏史诗闻名于世,被鲁迅誉为“晚唐诗人里大诗人的头衔”。

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是写眼前之景,后两句是说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也应当想到眼前的局势。

第一句:“人心端可见。”人心,这里指民心。《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心之忧矣,于我何诛!”意思是:“我要离开你,到那快乐的地方去。那里有我所喜欢的,我的忧虑啊,又有什么办法呢?”《毛诗序》:“《硕鼠》,刺贪吏也。国人刺其君,若保禄焉,而思盘于救也。”这里用“人心端可见”来暗喻“人心可睹”,意谓人民的心情可以看得到,这是从百姓的眼里看出来的。人心可睹则天下可知,天下可睹则国家可为。

第二句:“戎马几时休!”戎马,战争。休,停止。这句意为: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征战,安居乐业?

第三句:“往哲真能恨,来贤更用愁。”往哲,过去的智者。《左传·哀公十五年》:“今兹吴未即事,吾欲求逞于齐,请与二三子戮力致死。”杜预注:“往哲,古之圣者。”这句说:过去那些智慧的人不能消除战争的痛苦,现在又有贤明之士,更加令人担忧。

第四句:“只应当日泪,常共大江流。”只应,应当。日泪,眼泪如日出般明亮。常共,经常一起流淌。这句说:应当有泪水洒下,常常像长江水一样流淌。这句是说,当权者应该时刻不忘人民的苦难。

第五句:“汉县寥寥甚,今为辅帝州。”汉县,汉朝的县城。寥寥,稀少。这句说:汉朝时的县城现在已很少见了,现在变成了辅佐皇帝的州郡了。这句是说,汉代留下的遗迹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同于往日。

第六句:“汉县寥寥甚,今为辅帝州。”汉县,汉朝的县城。寥寥,稀少。这句说:汉朝时的县城现在已很少见了,现在变成了辅佐皇帝的州郡了。这句是说,汉代留下的遗迹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同于往日。

尾联:“汉县寥寥甚,今为辅帝州。”汉县,汉朝的县城。寥寥,稀少。这句说:汉朝时的县城现在已很少见了,现在变成了辅佐皇帝的州郡了。这句是说,汉代留下的遗迹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同于往日。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对比,感叹汉唐盛世与当今的衰败。

首联点题,“人心端可见”“戎马几时休”是说人心可睹,天下可睹。“人心端可见”,从民情出发,“戎马几时休”则是从战事着眼,两相结合,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框架。“人心”“战马”,两个词组都是名词短语,“端可见”和“几时休”则分别作动词短语使用。这样的构词方式使整首诗具有了形式上的整齐和对称性。

颔联紧承首联而来,由上文的“人心”和“战马”过渡到下文的“往哲”和“来贤”。“往哲真能恨”“来贤更用愁”,这两句的意思是:过去有智慧的人不能解决战争的痛苦,而今天又有贤明之士更加令人担忧。这里的“往哲”指的是古代的智者,而“来贤”则是后来有德之人。这两句是说:过去那些智慧的人不能消除战争的痛苦,现在又有贤明之士,更加令人担忧。

颈联承接颔联而来,“只应当日泪,常共大江流”是说应当有泪水洒下,常常像长江水一样流淌。这里的“日泪”指的是眼泪,而“常共大江流”则是指泪水像长江水一样永远流淌。这两句是说:当权者应该时刻不忘人民的苦难,他们应当时常有泪水洒下,像长江水一样永不停息地流淌。

尾联承接前文而来,“汉县寥寥甚”是说汉朝时的县城现在已很少见了,而“今为辅帝州”则是指现在已经成为辅助皇帝的州郡了。这里的“汉县”指的是汉朝时的县城,“辅帝州”则是指现在成为辅助皇帝的州郡了。这两句是说:汉朝时留下的遗迹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同于往日了。

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历史的循环性和时代的变迁性,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