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柴门宜乐只,田园远近亦康哉。
花摇笠顶唱歌去,草塞瓶头沽酒来。
白叟披衣论甲子,青禽哺乳占莓苔。
岂期一日胡尘起,南北东山俱可哀。

【注释】

  1. 柴门:用木条等编成的简陋的门户,这里指作者的家。南庄:作者在南边的山间建造的房子。
  2. 田园:田园风光,也代指自己的家乡。远近:形容范围很大,不局限于一个地方。康哉:快乐。
  3. 笠顶:草帽。摇:摇晃。唱歌去:指唱歌而去。盖因戴笠而歌声传至远方。
  4. 草塞瓶头:以草填充瓶子口。沽酒来:指买来了美酒。
  5. 甲子:天干地支中的第六十位。即“庚午”。古代以十天为一甲子,六十年为一周期。
  6. 青禽:青色的鸟。哺乳:喂养。占莓苔:比喻隐居山林。
  7. 胡尘起:胡地的战乱开始。胡地:指北方边境一带,泛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8. 南北东山:指南方的南方、东方和北方的山。
  9. 可哀:可哀叹。可:能;哀:悲哀。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期间,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社会动乱的不满,以及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老人孩童的生活情景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和平岁月的渴望之情。
    首句“我昔题南庄壁”交代了诗人当年在南边山间建造的房屋。次句“田园远近亦康哉”,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喜悦之情。三、四句则描绘了诗人与家人一起享受田园生活的情景,如唱歌、喝酒、牧养鸟儿等。五、六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忧虑,因为战争的到来使得这一切美好的景象都变得难以维持。七、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因为战争的到来使得这一切都变得岌岌可危。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表达了他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灾难的深深忧虑和担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